要解答,还是要回到原著,而且不能做过度的引申。
首先,根据原著,孙悟空的授业恩师是菩提祖师。这个名字很有意思。菩提是佛教用语,本身就是一个音译词,菩提在梵文当中的本意就是智慧,因为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所以这种树才被称为菩提树。意思就是智慧之树。而根据原著以及整个称号后面的祖师,又表明他是一个道士。显然杂糅了佛道两家。单纯从名字方面得到的信息也只有这么多,很难再进一步分析。
其次,西游记作者是否有意暗示了菩提祖师的具体身份?从原著本身来看是不存在的。而且在原著当中,菩提祖师在孙悟空学成之后就要求他离开,并且不允许他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同时在原著当中也没有第2次出现。电视剧西游记当中,孙悟空在偷吃人参果之后,推翻了人参果树,因此被镇元大仙困住。后来他向镇元大仙提出自己会找人来医治此树。之后就一度前往菩提祖师处寻求帮助,但是发现原来的宫观已经毁坏。这个情节是编剧增加的,原著当中并没有。不能用这个情节来推定菩提祖师的身份。
再次,现在的很多所谓的西游记解读,都存在过度发挥的现象,并不符合原著。有人认为,菩提祖师实际上就是如来佛祖或者观世音的化身。他们教导孙悟空的目的就是为了促成之后的大闹天宫。然后再由其出面镇压孙悟空。在这个过程当中完成佛教和道教之间的一次合作,从而为佛教传入东土大唐做一个准备。在经历500年镇压之后,磨平了孙悟空的心性,让他成为唐僧西行路上的保镖,最后完成佛教东传大业。这是一个高度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从孙悟空出生开始,这一切都是被如来和观音所控制的。实际上,按照书中的说法,孙悟空本身就是一个从石头缝中蹦出来的时候,而这块石头之所以能够沾染仙气,恰恰是因为观世音在外出的时候,到这块石头上歇息。也就是说从孙悟空的出生到大闹天宫到最后被镇压,然后成为唐僧的保镖,名义上的徒弟,都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好的一个局。我认为,这恰恰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西游记本身就是一个戏谑宗教的作品,不可能站在佛教的立场上来解读。因为作者本身就有否定佛教的倾向。如果按照这种设计,作者应该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
最后,对于菩提祖师的解读,还是应该把它放回到小说创作本身来分析。西游记不是一个完全原创的作品。而是一个历经传承积累创造,最后在明代中期定本的一个文学作品。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要比现在的小说西游记早大约600年左右的历史。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大体上沿用了从唐代晚期就开始逐步成形的故事基本构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实际上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让整个故事情节更为合理。早期取经故事当中,往往侧重于唐僧,换句话说,以唐僧取经作为起点。不过西游记则不同,将第一主角从唐僧改成了孙悟空。因此就有必要完整交代孙悟空的身世。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介绍孙悟空神通的来历。那么就需要为孙悟空安排一个师父。而这个师父,实际上不适合任何一个已知的神仙来担任。所以,作者杜撰了一个菩提祖师的人物。而这个人物,又是一个兼具佛道两家色彩的人物。这是一个很精明的设计。一方面,暗示了孙悟空虽然出身道门,最终却要归于释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兼通佛道两家文化的特点。实际上,在小说当中此类杜撰并非唯一。唐僧的前世身份是佛祖的二徒弟金蝉子。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一本佛经当中记载过,佛陀曾经有这样一位弟子。而作者本身也没有意图对这个人物进一步发挥,所以在让菩提祖师教授玩孙悟空神通之后,在其后的小说当中便不再出现。所以,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情节更完整,合理。而不是为了其后埋下伏笔。纠结于这个人物的名字本身,做各种无根据的发挥,实际上没有必要。
我们知道,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恩师就是菩提老祖,但西游记里却没有过多的介绍他。
这里我们不防看一下在西游记里最厉害的三位大神,西方天尊~如来佛祖,仙界大神~菩提老祖,地仙之祖~镇远大仙。虽然原始天尊提到过,但原著里却没有介绍他的能耐,这个我们先排开。
这三位是西游记里着重介绍过的,也是唯一把孙悟空收拾的没脾气的人,如来,直接把孙悟空压在的五行山下,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傅,孙悟空的本事都是他教的。镇元子,孙悟空打倒了他的人生果树,他把唐僧抓去了,孙悟空一点办法也没有。
综合这些,,我们大概可以分析出菩提老祖和如来佛祖的关系了,在西游记里,他们应该是同一个辈分的,在上古时代或是同门师兄弟,又或是一起修炼的道友,但如来佛祖排名应该在菩提老祖前面,因为三界之事只有他知晓的最多,五行之内也只有他算的更远。法力也应该是如来更胜一筹,但却又是谁拿谁也没有办法的那种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