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从过小年到除夕元宵有什么习俗?
湖南人过年是从十二月二十四过小年到除夕过大年、正月初一开春、十五闹元宵,春节前后长达二十余天。 这二十来天里,人们是不下田下地上山干活的,就呆在家里休息、享受,看电视、打字牌、打扑克、打麻将,喝酒、吃零食,一家人聊天交流、出外走亲访友之类。村里一般还有唱戏的、耍龙舞狮的、娶亲结婚办喜事的、放露天电影的,也得去欣赏欣赏、热热闹闹。
农历腊月二十四,我们俗称“过小年”,也就是祭祀灶君的节日,要把锅灶打扫得干干净净,在上面贴红联什么的,写上吉祥言语,并陈设水果糖糕、鸡鸭鱼肉、面条米饭之类,点香祝祷;当然最后这些都是自己吃掉的,尤其孩子们高兴有糖果糕点吃了。
之后的几天,就是陆续各种准备过年的事务了:打扫房子(湖南话为“打扬尘”),清洗炊具,剪贴窗花,写贴春联,洗澡沐浴,修剪理发,进城或赶集置办年货,如买水果糖糕、海产山珍、红包请柬,及杀猪宰牛、杀鸡宰鸭、干塘捉鱼、熬鱼汤冻成多碗、磨豆腐、做糯米甜酒、打糍粑、炒茶叶、剁红辣椒、煎肥肉炼猪油、煎油豆腐、做腊肉腊鱼猪血丸子等。
大年三十,除夕过大年,那是最隆重、最“奢侈”、最热闹的一天了,号称“一年第一餐”。全家团聚,围坐一桌,喜气洋洋,迎接新年。桌子上丰盛的菜肴美酒,全鸡全鸭、腊鱼腊肉、香干冬笋、山珍海味,还有东坡肉、炖猪脚、剁椒鱼头、猪血丸子等,大家觥筹交错、尽情吃喝,酒足饭饱、幸福快乐。同时欣赏CCTV春晚文艺节目,过去没有电视看时就围在火炉周围烤火聊天讲故事,守岁到半夜子时以后,算是过年关了,才去睡觉。需要说明的是,团年饭又称年夜饭,一般是在三十晚上吃,但也有从午餐甚至早餐就开始吃的。
吃饭时最长者最先尝菜,并且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喝一口,以讨吉利。有些家里如果有人在外没回来,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其衣服放在椅凳上,以示大家对他的思念。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吃团年饭不能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鱼是最重要的一道菜,谐音“年年有余”;哪怕过去困难时期没有鱼吃,也得用木头雕一条“鱼”摆在餐桌正中央。而且鱼千万不要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同样寓意“年年有余”、五谷丰登。吃团年饭时还得把大门紧闭,意在不让财跑了。
春节初一大早起床,算是新年正式到了,赶紧放鞭炮烟花、贴春联年画门神(有些除夕夜0点后就开始放了,甚至吃团年饭时也会放一次),“福”、“囍”字要倒着贴,意为福气、喜事到了;然后是子女给父母拜年、小孩给大人拜年、祝福,父母长辈则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婴儿的红包则头晚悄悄压在他们枕头下),记得我们小时三兄妹平等,都是一样多,从70年代底5毛、1元,到80年代5元、10元、20元、50元,90年代就涨到100元了!孩子们穿着父母给他们买的或做的新衣裳,满脸笑容。早上一般是吃一碗热乎乎的糯米甜酒(有些地方叫“醪糟”),里面还要打个鸡蛋。
新年新岁,我们小孩子调皮捣蛋,大人一般是不会打骂的。若是闹得太不像话,被打骂了,据说这一年里从年头到年尾都会挨打骂,很晦气,所以我们也会尽量收敛点。就连一些忌讳的话,如“死”啊、“屎”啊的也不给说,我们也得尽量注意不说。
春节初一,我们尽量呆在自己家不出门,大人不让去别人家串门,说这样不懂事。真要去的话,对方是肯定会给你发红包,在你口袋里塞瓜子花生、糖果糕点之类,还留你吃饭——大人认为这样太麻烦别人了。不过跟着父母去爬山,拣柴火(谐音为“拣财”),那是可以出门的。有些大家族聚在一个院落里的,则由族长或年纪最大、辈分最高的人领着全族男性人丁,到宗祠厅堂里给列祖列宗牌位或画像清扫、进香、祭拜。另外,初一家里的垃圾是不能扫出去的,暂时堆放着,意为“聚财”,待初二甚至以后再说。
关于拜年,我们那的习俗是“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即大年初一子女给爸爸妈妈、干儿干女给干爸干妈、孙子孙女给爷爷奶奶拜年。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或外孙外孙女给外公外婆拜年。
所以我曾经很多年里,经常在这天带着弟弟、妹妹,代表父母去给外公外婆、舅舅姨妈拜年,他们都在外地,得走很远的路,山道弯弯,小径崎岖,泥巴满地,天寒地冻,有时还大雪纷飞,十几里远路,从清早出发,走到他们家都快晌午了。但有红包小吃、好饭好菜等着,那也令人兴奋,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初三初四就是侄子、侄女给姑妈、姑父拜年,或舅舅、姨妈们转过来给姐姐、妹妹们拜年,及表兄弟、堂兄弟、妯娌、连襟、邻居之间走动了,孩子们也可以在村里串门了。
还有就是初五一般不拜年,人们管初五拜年叫“拜五中(谐音)”,或者叫“破五”。这一天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否则娘家人这一年经济都不会兴旺。这天大家也不欢迎客人来访。以及“七不去,八不归”,意思是说初七不外出,初八不回家。
之后几天情况类似。一般大家还是呆在家里,串门、聚会、喝酒、娱乐等。不过有些在外地城市上班、打工、开店、办公司的,开始陆陆续续要返程了,或开自己私家车,或与人拼车,或到镇里坐长途汽车、到县里市里坐火车高铁轮船飞机,或大家一起包一辆大巴车。
正月十五闹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火树银花不夜天。这天闹花灯,放焰火,猜字谜,全家人团圆聚餐,吃甜蜜蜜、热乎乎的汤圆,还有花鼓戏、龙狮队、歌舞表演等,还有男女青年约会定情。
元宵过后,春节才算正式结束,男女老少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经商的经商,农民们也可以下田下地干活了。
春节前夕,每家都要打扫卫生,贴春年,准备年货,有:烟花,灯笼,饺子等。邵阳那边还有:打糍粑,猪血丸子等。除夕晚上守岁,灶膛里面火不能灭,初一早上继续延用,除夕晚上用白萝卜顿猪脚、猪脑之类的腊菜,一起吃团饭;初一早上赶早起来吃年夜饭,桌上必须要有鸡、鱼、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没吃年夜饭不能去别人家,也不能让别人来自己家;农历腊月24日过小年,祭灶神;初一早上吃完饭天亮后访问亲友叫“拜年”,逢人说几句吉利的话,小孩会得压岁钱和糖果。湘潭一带有舞龙灯;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株洲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各地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长沙、常德等地,“初一不出行,初二丈母娘,初三以后,村里村外互来往。”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干娘,初五初六团团转,初六以后随便行,”并有“七不出八不归”的忌讳。邵阳等地,“初一村里走,初二外婆家,十五接回老妈。”等风俗习惯。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