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古陶瓷真伪的根据是什么?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评判古陶瓷真伪的根据是什么?
评判古陶瓷真伪的根据目前总计约略有三种:
第一种,“宏观特征”,根据“宏观特征”鉴定瓷器真伪的代表就是“传统瓷器宏观特征眼鉴学”,但无数事实早已充分证明,“宏观特征”由于仅仅是可逆、可仿、可复制和可取代的外在感官特征而根本就没有做瓷器鉴定依据、尺度、标准和规则的资格,以其当根据与“蒙、猜、估、赌”式鉴定无异,其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和可考性为零甚或是负数,因而句对不能用于“公鉴”领域已成共识。
第二种,“构成成分”,即所谓“科学主义鉴定”,主张把一切都交给仪器,交给科学来解决问题,想法是好的,可惜缺乏全员、全息、全程、全景的大数据采集、集成,单凭一两种成分的有无就企图解决所有复杂传承中出现的所有问题,未免太过简单粗暴、异想天开了一些,没有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总动员,“科学主义鉴定”只能沦为笑谈与骗子。
第三种,“微观衰变”,根据“微观衰变”来鉴定瓷器的代表就是“瓷器微观气泡衰变进度对比鉴定法”(详细论述请看我在十几年前的拙作“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网上能搜到),由于“微观气泡衰变”具有不可逆、不可仿、不可复制与无可取代的本质属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公开、公平、公正“三公”性,因而以其为鉴定统一一致的鉴定依据、鉴定尺度、鉴定标准和鉴定规则,其鉴定结论的可靠性和可考性高达百分之百,是目前鉴藏市场上最科学、最可靠、最可信的鉴定路径、方式与方法,而且简便易行,极易普级。
上几件古董瓷器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北宋早期哥窑神圣之品百积碎鱼子纹双耳小瓶。
南宋哥窑神级臻品薄胎厚釉典范米黄釉小器型大开片金丝铁线纹胆瓶(口残)。
南宋哥窑神级臻品米黄釉金丝铁线纹象耳椭圆尊。
判断古瓷的新老在民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收藏爱好者也知道需要知识和经验=眼力。古陶瓷从古至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而不断变化,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从制作工艺纹饰绘画和器型都在不断的演变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掌握这些知识即可以初步确定瓷器有某一个朝代风格特征。虽然有了每一个朝代的风格特征并不能说就是到代真品,因为仿制者仿的也是古瓷的时代特征。瓷器从出窑暴露在空气中不管怎样保管都会慢慢老化,老化就会有老化的痕迹留在瓷器上,如开片纹会被空气氧化被污垢渗入,古瓷中的铁元素会被以铁元素为食物细菌的入侵,这些细菌就会在古瓷中生存,细菌的生存繁殖死亡就会留下残留物时间越久残留物越明显。古瓷还会被某种化学元素侵蚀,久而久之就会在古瓷上留下千姿百态的结晶斑,这些老化痕迹就是我们收藏爱好者辨别瓷器新老的依据。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