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距离的物理长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尔就曾经针对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做过调查研宂,他发现我们之间存在着4种类型的人际距离:
第1种距离:公众距离,范围在360~760厘米之间,它属于人际交往中的正式距离。处于该距离的人,可以很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它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或正规场合。比如,我们在比较空旷的公园里散步,都会自然地与陌生人拉开360~760厘米的距离,这是不由自主的行为,也是一种礼貌。相反的例子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之所以人们在挤公交时屡屡发生争执,就是因为我们无法让他人离开自己360厘米的距离,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侵犯到了。
第2种距离:社交距离,较近的社交距离是120~210厘米,多出现在个人交往中,如职场交往和商业会议:较远的社交距离为120~360厘米,一般正式的公务性接触大多保持这种距离。比如到办公室找领导办事,最好和他保持120~210厘米,小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误认为你强人所难:大于这个距离,领导会觉得你不真心实意想办事。领导人的办公桌较为宽大,就是对这个物理距离的一种暗示。
第3种距离:个人距离,范围大约在44~120厘米之间,这个距离通常是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若你想从朋友那里获得某种信息,就要保持这样的一种距离,小于它会给人盛气凌人的印象;人于它会使别人觉得你没礼貌,你也就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信息。
第4种距离:亲密距离,在0~44厘米的范围内,这种中间距离只出现在有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对关系亲密的人来说,这个距离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息。
若是根据这个研究的结论,我们和亲密的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最远只有44厘米。这相当于谷歌地球图像卫星能够拍摄到的最小精确度。可是,正如泰戈尔的诗中所言,就算我们与亲密的入之间的物理距离在44厘米之内,心中却没有彼此,靠得这么近又有何用?
的确,物理距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个人是否亲密,但是却无法决定它,真正决定我们的亲密关系和亲密感的,是心理上的亲密距离。
亲密、亲密关系和亲密距离
亲密,是心理学家们“鼓捣”出来的一个幸福指标,它指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到亲近、相互关联时的内心体验,包括对他人的赞赏、照顾他人的愿望。它是一种由于关怀他人而产生的喜悦感受,也是一种被关心、被人看重的感觉,甚至是一种兴奋,一种不孤独,一种分享。
而亲密关系呢,是指我们与父母、爱人、密友、老师、同事,甚至是重要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这些人支撑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心理学家概括了亲密关系的3个特征;相对较长时间里不断地接触;共同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或事什;相互影响强烈——满足这3个特征的他人,都是我们的亲密关系他人,我们可以和这些人分享内心最深处的“核心资料”,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并因为这种“依赖”而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并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更加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意识。
我们与这些亲密关系他人所保持的身体上、心理上的距离,就是亲密距离。
搞清这几个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显而易见了:我们与每一个亲密关系他人,并非都保持着亲密感,这要看我们心理上与他的距离。也就是说,是亲密距离决定了亲密关系可以发挥的程度,影响了亲密感。
调整亲密距离,才是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途径。在亲密距离的互动中,才能实现亲密感——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与别人相处的最高目标。
亲密距离的心理类型
在上面的示意图中,自己与他人的圆圈从远及近,有的分隔很远,有的止于接触,有的彼此交织,哪一个形象地表现了你与你的亲密关系他人的心理距离呢?
心理学家欧绅根据自己与他人“心理圆圈”的位置关系,划分了3种类型的亲密距离:“纠结型”、“疏离型”与“平衡型”。
第一种类型:纠结型
“亲密无间”、“两个人如同一个人”,形容的就是纠结型的亲密距离。很多人都认为亲密无间是两个人要好的表现,实际上这样的距离很可能产生问题。两个人不分彼此,对方的事都要有闻必究,干涉对方做的每一个决定,要认识对方身边的每一个人,完全占领彼此的私我空间——好像纠绽不清的乱麻,这样的亲密关系到了最后,往往会产生冲突,伤到彼此的心。成长是同别人一起做自己,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我们需要把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在拥有健全独立的人格的基础上,与他人进行亲密互动,就算44厘米是一个极小的物理距离,它也是存在的,这其中有着泾渭分明的界限。
第二种类型:疏离型
疏离型的亲密距离,两个人一边是隐形蒙面,一边是铁甲护身,守着极为严格的界限,都无法进入对方的心里去了解彼此的感受,就像沿着两条永远不能交叉的轨道运动的行星,只会按照程序条款进行互动,没有表情,毫无热情。这样的关系,让人感受不到一点“亲密的温度”,虽然人近在咫尺,心却远在天涯,这也许就是泰戈尔所形容的最远的距离。
第二种类型:平衡型
平衡型的亲密距离最为适当,两个人各自保有自我,彼此独立却又能在不干涉对方的前提上表达关心与支持,两个人一起成长,两个圈有部分交集,亲密却有“小间”,界限富有弹性,必要时可以开放让对方进入。在这样的关系中,你是安全与温暖的,而且总是能体验到幸福感。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无论是父母子女,还是情侣夫妻,都面临着“纠结”和“疏离”两个极端的考验:有些仿佛重叠的两个圈,自己与他人交绽过多,几乎是倾巢而出,耳鬓厮磨,混淆不清,过多地介入了彼此的生活;有些则像分开的两个圈,自己他人没有交集,形同陌路,疏离冷淡,不会互为悲喜,甚少有情感的表达与交流。这两个极端,都让我们痛苦。
真正亲密的亲密距离,应该像部分交集的两个独立的圈,不太近,也不太远。就像眺一支华尔兹舞,是有分有合的协调配合,两个人的默契程度,在于翩然间对距离的用心感应与小心调整。
自我暴露与亲密距离
很多人也许都明白亲密距离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也想尝试与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人保持平衡型的距离,但是具体方法是什么呢?
其实亲密关系的形成是一个人透过另一个人的表面,对他的內在自我加深认识的过程。俗话说,彼此相互了解得越多,就会靠得越近。“了解”是比“知道”和“干涉”更适合保持亲密关系的状态。想了解他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学会适度地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是交谈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我们与他人分享隐秘信息与感受的过程,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常常通过自我暴露来调节我们的亲密距离,如果你想与一个人更亲密些,就对他多暴露一些自己,反之亦同。例如我们与另一个人分享隐秘的信息,他可能会反馈同等隐秘的个人信息;但如果我们自己的谈话浅尝輒止,对方也会这样。这就是互惠规范:如果有人告诉我们 些私人的事情,我们也应该做同等程度的自我暴露,逐渐进行自我暴露而且相互之间彼此暴露的过程,就是我们形成亲密距离的过程。
你可以把刚刚令你气愤的一件事讲给你的亲密关系他人听,从对方的安抚里获得宣泄和平静;你选择了自由职业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对此决定你有点不安,你也可以把这件事分享给他们,从对方那里获得确认和支持……这些自我开放式的暴露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它让别人更了解我们,史知晓如何亲近我们,如何保持与我们的亲密距离。当我们接收到对方的理解、认同和关心吋,我们也就获得了亲密感。
亲密距离不是一开始就摆好的位置,而是在互动中慢慢形成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都要自我暴露,当双方彼此了解之后,逐渐就形成了两个人之间特定的亲密距离。
一碗汤的距离
“一碗汤的距离”是日本学者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家庭亲和理论,当时日本的空巢家庭现象非常严重,日本学者提倡亲情养老,子女的住处应该和老人的住处离得不太远,这样子女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又方便照顾老人。于是他们提出了“一碗汤的距离”,指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住处送去一碗汤,汤送到老人手小还不会降温变凉——因此来形容亲子间相对独立,又不失亲密的距离。
很多社会心理学家近期都开始研究这个“汤距”,并将其作为衡量亲密距离物理长度的最贴切标准。它还被环境心理学家运用到楼市设训中,将适于年轻人居住的户型和适于老年人居住的户型结合到一座小区内,使“一碗汤的距离”的小区,成为新新人类居住的最佳地点。
将这个“一碗汤的距离”引申一下,它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物理距离,也可以当作是心理上亲密距离的生动标准。两颗心灵之间的距离,要用温度来测量,而不是用直尺。这个温度是最舒适、最适于人体的28℃~32℃摄氏度,不会过热也不会过冷。两颗心并不常常贴在一起,但是在其中一颗心灵需要关怀的时刻,另一颗很快就能传递过去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所以说,亲密关系是一门“送汤距离”的学问,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练习调整这个距离来与他人共享内在的生活。你保有你,我保有我,还有一个你我相加的“我们”。它需要尊重、信任、真诚、理解、宽容、志趣、人生目标、责任、朋友和幽默感等多方面的认同。
至此,如果解答本文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亲密距离到底有多远?我想你已经有了答案,这世界上并没有永恒的距离,只有出于爱的愿望而对亲密距离的不断调整,那就是身体和心灵上的“一碗汤的距离”。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