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逸事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源远流长。各地过年都有各地特色的风俗。但写春联,家家户户贴对联,这个习俗确实是最普遍的吧。
春联的历史已经很遥久了。有一副老对联这样写 : 炮竹一声岁除,桃符万象更新。说的是人们在春天伊始,火烧竹子发生响声,吓走恶兽”年”。又在门口挂桃符,用以治邪保平安。后来,人们把每年更新桃符的形式,改为贴对联。这大概是春联的由来吧。
小时候我非常爱看大人挥春,也喜欢记春联。年末之际,村里总有一两个好字之人,在村堂摆开架势,为乡亲们写对联。围观的都是村里的长者,他们总是对着大字指手划脚,评头品足,有时竟争得脸红耳热,各不罢休。但争归争,对联还是要买的,只不过便宜得很,只收回工本费而已。也有的人,自己拧起椽头大笔,班门弄斧,一挥而就,带走自己的墨宝。这种场面,印象深刻,诚为乐也。后来,市集上出现了专门挥春卖联的人,于是成行成市,多了选择,村里就少有人写对联了。
我的祖父是挥春的高手。但他只是义务帮村里乡亲写,从不到集市上去卖。对祖父而言,写对联只是小儿科。他的特长在于,为各家各户写神函(神主牌),就是把列祖列宗的名字,有选择地写在固定规格的红纸上,让各家供奉于神台,好让春节时拜祭。所谓选择地写,是因为篇幅的限制,一般只写了五代,即近至显、祖、曾、高四代,再加始祖,本族的创始人,为之五代也。高祖以上至始祖,通常还有祖先,只好不写了,随之在旁边加了一句历代祖先代之。因为始祖是宗族的创始人,是一定要领头写上的。至于祖上的夫人,只可写姓氏,不可留名字。原来人死了来到阴间,仍然是轻女重男的。我祖父写的这些东西,方正有力,颜肉柳骨,煞是好看。可惜,他的这些墨宝,经年久远,都已流失。每念祖德,我懊悔不已,当年怎么就不会留下一点他老人家的墨迹呢!那怕一封家书也好(祖父的家书也是用毛笔书写的)。
祖父还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改革开放之际,人们的思想禁锢被打破,祈盼富贵发财的愿望空前,于是生意兴隆通四海,户纳东西南北财之类的春联大行其道,举目可见。更有甚者,有人贴出”富贵从今起,贫穷过别家”的对联,遭到村人的唾骂。唯我祖父写了”不须着意求佳景,自有奇逢应早春”一联,张贴门口,如浊流之清泉,格外注目。从那年春节后,我就对祖父刮目相看了。原来他不是迂腐之士,而是很有学子风骨之人呢!
现在的春联已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了。市场上卖的春联更是五花八门,材料也好次有别,任由选择。但细心推敲起来,各地的对联文化还是有差异的。比如我们广东五邑地区,家家户户多喜欢七字联,联体纤瘦,字体婉约,如纤纤玉女。而咫尺之遥的两阳地区,人们大多喜欢四字联,联体肥硕,大字刚劲,宛若豪强。还有一些地方,喜欢木刻对联,长挂门外,不怕水洗日晒,一劳永逸,倒也省了每年置换的麻烦。
中国的对联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邃。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十里之外有洞天。文化上的求同存异,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年是春节的通称,至于它的来历您可能早已知道, 不再重复。我这里过年的风俗同全国其他地区大致相同。年前搞卫生,置办年货,年后拜年,参加一些娱乐活动。
我要说的是,这些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人们生活越来越红火,年味也越来越浓。这不是,准备的年货非常充足,一时间冰箱冰柜成了抢手货。前些年每到腊月二十以后我们小城镇的集市人流密集,推搡不动,现在人少多了,原因是乡下天天是集,要啥有啥,人们犯不上再为置办年货跑几十里的路程。现在最红火的是春联和鞭炮市场。二十八那天大部分人家已经贴上春联,花红柳绿好不喜庆。从昨晚上起整个小镇鳞光闪闪,鞭炮声声,好不热闹。昨天儿子一家从北京赶回来过年,闺女女婿也齐聚我家,吃喝从此拉开了大幕。晚上就给孙子和外孙分发了压岁钱,虽然现在的孩子们並不缺钱,但这毕竟是过年的一种习俗,因此孩子们个个带着喜兴。刚吃过早饭,过年才开了个头,我想十五之前还是历年的老规距吧,看过春晚后要吃团圆饭,饭前儿子一家磕头拜年。初一亲戚邻居互相拜年。初二儿子要到岳父家拜年。从初二到十五之前各村都有秧歌会,挨家逐户给乡亲们拜年。秧歌会中有舞狮子、跑旱船、耍龙灯、背哥等等,一时间喇叭声和锣鼓声响沏天空。十五那天当夜幕刚刚降临,人们便涌上街头,到处人头涌动,到处是各色各样的花灯。当五颜六色的烟花腾空而起时沸腾的气氛达到高峰,人们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喜庆之中。喜庆一年的收获,喜迎更大的丰收。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