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玻璃”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减速玻璃”。其实汽车前挡风玻璃应该叫车用安全玻璃,所谓的“减速玻璃”实际上是一种夹层玻璃,是由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一层PVB胶片制成,这种玻璃受外力损坏时,玻璃碎片仍然粘在胶片上,而不会飞出给车上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高质量的减速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透光率好,没有光畸变等,能非常真实的反应外面的景物形态与运转状态,视觉非常清晰,跟没有玻璃的视觉效果一样,加上夹层技术还具有一定的隔热、柔和光线的效果,使人的感觉更舒服。 所以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上用的玻璃正确的叫法是:安全玻璃。
“减速玻璃”这个词是我国老一代司机的杰出“发明”,50-60年代有些原来开大卡车,后来又开了小汽车的老司机,发现开大卡车与开小汽车会有明显不同的速度感,而又不能用他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认为是老外(当时的小汽车都是外国货)在小汽车上用了什么高科技玻璃,可以减速,从而创造了“减速玻璃”这个词。 从此被广为流传,有些商家还用来忽悠消费者,也被部分有车族用来炫耀自己的车好。其实当时生产汽车的西方国家并没有这个名词,中国人用得多了,一些不明原理的新闻媒体也在宣扬,翻译也得跟着翻译(这知识面太可怕了)。
既然说是不存在的,那怎么证明呢?证明很简单: 假设一台列车运行的路程为S,又设列车走完S的路程花费时间为t。假设列车内有一位相对于列车静止的乘客,他从列车开始运动时向外看,目光始终垂直于列车车厢侧面,直到列车停下为止。
1、没有玻璃的时候,该乘客目光运动的速度显然和列车运动的速度相同,为 V1 = S/t。
2、有‘减速玻璃”的时候,由于该乘客乘坐列车从起点到终点,所以他经过的距离为S,目光扫过的距离也为S;由于他跟列车相对静止,所以他注视列车外部的时间不比列车运动的时间快,也不比列车列车运动的时间慢。因此,乘客注视列车外部的时间恰好为t。所以,该乘客目光运动的速度为V2
=S/t。
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乘客看到窗外景物运动的速度应该等同于他目光运动的速度。又因为V1=V2,所以乘客在两种情况下看到窗外景物运动的速度完全一样,“减速玻璃”并未起到减速的作用,所谓“减速”只是人的视觉感受不同而已。
既然没有减速玻璃,那么为什么开不同的车会有不同的速度感呢?
其实都只是视觉上的误差,人们判断运动知觉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视角度/秒)。一个点状物以相同速度运动,若其运动方向恰好与眼睛视线平行,此时的视角为0°(当然,人有两只眼睛,不可能与两只眼睛都为0,实际上只能是接近0),即角速度为0,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运动;而当运动方向与眼睛视线垂直时,角速度就最大,就能感觉到很快的运动速度;另外,角速度的大小还与距离相关,距离越远,角速度显然越小,距离越近,角速度越大。由此可见,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观看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会有截然不同的速度感!这就是视觉误差。
开不同的车会有不同的视野,也会产生不同的速度感。比如小汽车与公交车,由于公交车都是平头,前挡玻璃几乎是垂直的,人的座位又高,驾驶员可以看到离车头很近的路面,自然就感觉快(如果在车地板上开一个洞,让你垂直地看下去,你更会大吃一惊!)。而小车就不一样了,小车不仅有较长的车头,为了美观和减小风阻,前挡玻璃都是倾斜安装的,而且斜度还较大,座位就比较靠后,这样人离车头的距离就远了;同时小车的座位又很低,这样你的视线就只能以比较平的角度看车头前的路面了,你所能看到的路面与你所坐的位置有了很大的一段水平距离(也就是说车头前方还有一段较长路面被车头挡住看不到),你感觉就慢得多了!这就是“减速”的主要原因。而且越是高档小车,车头部分就越长、前挡玻璃的倾斜度也越大,驾驶员离车头的距离就越远,这种“减速”效果就越明显。月亮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不慢吧(平均公转速度
1。023千米/秒!)?可我们为什么几乎感觉不到呢?是什么让它“减速”了?就是因为距离太远(视角太小),让我们的眼睛无法分辨,从而产生了“慢”的错觉。
所以,其实并不存在着所谓的“减速玻璃”。
减速玻璃就是伪概念,说白了就无非是汽车的隔音降噪、悬挂做得好罢了!
那是因为摩托车没挡风玻璃,迎面吹来的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风,眼镜看到的速度,跟耳朵听到呼啸而过的风声,风撞击在脸上,这时候眼睛、耳朵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就会做出判断,告诉你现在速度已经很快了!
而汽车,因为有挡风玻璃,车门、车窗隔绝了这耳朵本来该听到的风噪!这时候可能眼睛看到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耳朵却听不到与该速度相等的噪音,这时候大脑所接受到信息不一致,而导致判断失误!告诉你现在速度并不是很快!
说什么减速玻璃的,开汽车时把车窗全降下来,你看看还能减多少速?
或者把所谓减速玻璃,做成眼镜!带着骑摩托开个120看看能不能将速度减到跟开60的速度一样?
如果能!恭喜你!下个秋名山车神就是你!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