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国家有北极科考站

自20世纪初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进行有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

哪些国家有北极科考站图1最大:麦克默多站——美国

  ●规模最大的是美国麦克默多站,位于麦克默多海峡畔,1956年2月16日建站。站内各类建筑200多栋,建有洲际机场、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型综合修理厂、通讯网、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店等。一到夏季,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许多游客来这里观光,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象一座现代化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最南: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

  ●唯一位于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是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个夏天才建成。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预计可以使用许多年。所有建筑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飞机运送。考察站形状像一个机翼,由36根“高跷”支撑,距离地面10英尺,风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积。当雪堆积得太厚,液压千斤顶可以再把建筑抬高两层楼。

  最冷:东方站——俄罗斯

  ●建立在世界寒极的科学考察站是俄罗斯东方站,它是最靠近南极点的一个考察站,地理坐标为南纬78度28分,东经106度48分,建于1957年。1983年7月21日实测最低温度为-89.2摄氏度,被称为南极的“寒极”。

 最长:莫森站——澳大利亚

  ●南极大陆上的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是澳大利亚的莫森站,也是南极圈以南开放时间最长的考察站,建于1954年2月13日,地理坐标为南纬67度36分,东经62度53分。

最早:奥长达斯站——阿根廷

  ●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阿根廷奥长达斯站,于1904年2月24日建成,位于南奥尼克群岛苏里岛的斯科舍湾。地理坐标为南纬64度45分,西经44度34分。

最小:捷克斯洛伐克站——捷克

  ●规模最小的是捷克人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站,建在南设得兰群岛得纳尔逊冰帽上,站内仅有两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无水、电、通讯设备,仅有2名队员度夏和越冬考察。

  最国际:世界公园站——无主权隶属

  ●南极洲唯一不属于主权国家的常年科学考察站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于1984年建立的世界公园站,主要任务是监视监测各国南极站的环境保护。

  1895年初,一支挪威考察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登陆人员中有一名叫博赫格列文克的生物学家。1899~1900年.博赫格列文克又率领一支由9名英国人组成的探险队重返南极,最先在南极大陆上建立越冬基地.第一次勇敢地在沿海岸度过整个冬天。英国探险家斯科特早在征服南极点之前已领导过一次南极探险,1902年他在罗斯陆缘冰西部也建立过南极越冬考察基地。今天.已由南极条约国协商会议决定,把斯科特小屋命名为“南极历史纪念点”,供后人瞻仰。

  夏季考察站和常年考察站: 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进行了空前南极科学考察站,是考察队员赖以生存和开展科学考察的基地、大本营。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设备、建筑都较简易的夏季考察站,仅供考察队在南极夏季宿营和工作,在严寒的冬季就关闭。在南极洲约分布有100多个夏季考察站。

  另一种考察站称为常年科学考察站或叫永久性考察站,是为了长期开展南极综合性多学科考察而建立的。站址选择要求高.建设和维持费用大,站上备有各种功能建筑用房.如通讯室、发电站、科学实验室、队员健身房、仓库以及油库、车库等。一个大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有十几栋甚至更多的建筑.例如,美国麦克默多站有上百栋建筑,夏季可容纳上千人居住、工作,冬季也能容纳 200人。

  各南极考察国根据自己国家开展南极考察的需要和经济实力在南极建站。第一个常年南极科考站是澳大利亚于 1 954年建在东南极大陆沿海的莫森站。到目前为止,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40多个越冬考察站,其中维持站数比较多的国家是阿根廷、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等。

  南极常年科考站绝大多数建立在南极大陆沿海岸,这是为了停靠考察船,方便补给。目前,仅有美国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建在南极点,俄罗斯的东方站建立在内陆南极高原上。这两个站均靠飞机补给,每年维持费用十分昂贵,但其科学考察意义十分重要。

长城站和中山站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相继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和中山站两座常年科学考察基地。

  长城站建成于 1985年2月20曰。它实际上并不在南极大陆上,甚至也不在南极圈内。它位于靠近南极半岛的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乔治王岛上。其经纬度位置为南纬62度13分、西经58度58分,距离北京1 7502公里。由于其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夏季沿海低地基本没有冰雪覆盖,小小的乔治王岛上群集了各国的8个常年考察站。

  长城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 (长城湾),自建成至今已进行过两次扩建,能完全适应南极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地科学考察的需要。现站上有科研、办公、生活、发电、通信、文体和仓贮等建筑十多栋,配备有较先进的常规科学考察仪器和实验室,全天候卫星通信设备和各种适应寒区作业的运输工具等。

  建有直升飞机平台。可开展常规的气象、生物、地磁、地震、环境等学科研究和实验室工作。近年来.为加强南极环境保护.站上还新建了一座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将生活污水净化,这是乔治王岛上第一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装置。站区最多可容纳 40—50人食宿和工作。在积累了相当的建站经验后.中国开始向环境更加险恶的南极圈内的南极大陆挺进。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启用。该站坐落在东南极大陆普里兹湾东侧的拉斯曼丘陵地带,位于南极洲也是全球最大的冰川——兰伯特冰川东侧。其经纬度位置为南纬69度22分,东经76度23分,距离北京12553公里。

  中山站的建筑群采用 500多个6米长的大型集装箱体拼接而成,其生活、文体、科研设施都较长城站齐全和优良.并备有向南极内陆冰盖作长距离考察的先进雪地车辆。由于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该站是开展高空大气物理学、极光科学、冰川学和地质地球物理科学的理想实验室。

  中山站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站上还专设孙中山先生纪念室。

中国的极地考察

  

  为了了解南极、认识南极,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中国自 1980年开始,连续派遣科学考察人员参加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曰本等国的南极考察队进行夏季千口越冬考察。1983年6月,中国参加《南极条约》,成为缔约国。次年年底,中国首次自行组队前往南极。1985年10月,中国成了<南极条约>的协约国,并于1986年6月成为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国。

  自 1984年以来,中国每年都要自己组队奔赴南极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并在长城站和中山站派驻越冬科考人员。近20年来,中国已有2000多人次涉足南极洲,在极地冰川学、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地球物理学、海洋学、测绘学、环境科学和寒区医学等方面,特别在南极地质学、南大洋磷虾生态学和高空大气物理学三大学科上,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同日本、澳大利亚、美国、乌拉圭、德国、法国、挪威、俄罗斯、波兰等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

  中国的北极科学考察工作始于 90年代初,主要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由其下属有关学会和民间组队,多次赴北极开展地理、地貌、人文、环境、气候和生物学科等方面的考察.为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北极多学科考察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已于1996年4月成为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的17个成员国之一。1995年4月24日一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科学院在民间资助下组织的首次远征北极点考察队,有了名队员从北纬87度59分处徒步行走350公里登上北极点。

  1999年7月1日一9月9日,中国第一次派出由1 24人组成的庞大的国家科学考察团,乘坐雪龙号破冰船远征北极。雪龙船穿过白令海峡,经楚科奇海到达北冰洋,最远航抵北纬75度30分、西经160度附近,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的最北记录。全部行程14180海里.历时71天,其中浮冰区连续航行2000多海里。考察队在北纬75度附近的浮冰上建立了联合冰站.在面临冰裂危险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7个昼夜的科学观测。部分队员还乘直升飞机飞抵北纬77度18分处,是为本次考察的最北点。

  这是一次大规模、综合性、高难度的极地科学考察壮举,填补了中国北极考察和研究的空白,刷新了中国极地研究的多项第一,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六大特色考察站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从上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南极科考站。

  1.伊丽莎白公主(比利时)

  伊丽莎白公主(比利时) 长、宽、高分别为72.2英尺(22米)、72.2英尺(22米)和27.9英尺(8.5米)。

  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南极科考站中的精致花朵:小巧、美丽、高效,只在夏季开放。新伊丽莎白公主站设立在南极圈内的毛德皇后地区,该区域地处南极大陆面向大西洋的部分,当地风力强劲,时速可达300公里。它是南极冰盖上第一座零碳设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为这座科考站设计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24小时监控科考站内的能源产出以及消耗,并可以按照需求自动安排能源消耗的优先秩序,充分利用它的52千瓦太阳能发电组和54千瓦风力发电组。站内每件设备每个电源出口都被排号,根据优先程度供电。

  2.康科迪亚站(法国、意大利)

  康科迪亚站(法国、意大利) 每个鼓状建筑物的直径为60.7英尺(18.5米),高度为39.4英尺(12米)。

  康科迪亚站为极端条件下长期居住而设计,是少数几个全年都有人居住的南极内陆科考站之一。其鼓状的外形可以保证热能的最充分利用。欧洲航天局(ESA)设计的废水处理系统可让淋浴和水槽中排出的废水循环使用。航天局对康科迪亚考察站的兴趣不止于废水处理:由于南极这种隔绝、封闭、拥挤的生活环境类似太空飞船,欧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这种长期枯燥的生活对15名冬季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的影响。

  3.诺伊迈尔Ⅲ科考站(德国)

  诺伊迈尔Ⅲ科考站(德国) 该科考站长宽高分别为68米、26米和21.3米。

  所有最新设计的南极考察站都建立在高高的支架上,远离地面,以免被冬季厚厚的积雪掩埋。德国站的设计和建设上具有独到之处,它被建在16根大型支柱上,通过液压提升系统,可抬升整个科考站,从而使科考站避免被逐年增高的积雪所掩埋,大大延长了科考站的使用寿命。预计,该科考站的运行寿命为25年到30年。该科考站的大型支柱可以根据下面冰层移动不断调节,防止结构变形。

  4.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

  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国) 长宽高分别为124米、45米和12米。

  尽管所在区域是南极大陆上气温最低的区域,而且补给线最长,但是美国站是南极内陆最大的考察站,可以容纳150名科学家和后勤人员。阿蒙森-斯科特站是唯一建造在南极点上的科考站,海拔2900米。该科考站以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位著名探险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个夏天才建成,预计可以使用许多年。所有建筑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飞机运送。考察站形状像一个机翼,由36根“高跷”支撑,距离地面10英尺,风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积。当雪堆积得太厚,液压千斤顶可以再把建筑抬高两层楼。

  5.哈利VI(英国)

  哈利VI(英国) 长宽高分别为19.7米、10米和10米。

  研究者在这座考察站连续工作了54年,并且在这一科考站取得了许多重大价值的科学发现,因人类原因所致的臭氧层空洞就是最先在这里被发现的。哈利科考站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地区大气、气象、冰川、地震、地质等进行考察。跟踪大气层的状况需要稳定的观察地点,但是哈利科考站想保持在原位却并不容易,因为布伦特冰架每年要移动半英里,好像一条输送带把它往冰海方向拖动。旧站位移太多后被抛弃。新站更像一辆巨型野营车:当冰架移动后,这些安装有滑雪轮胎的小工作站可以被拖回原位。

  6.萨纳伊Ⅳ(南非)

  萨纳伊Ⅳ(南非) 总长175.6米(三个加在一起),宽14.8米,高10.2米。

  南非国家南极考察队研究站于1997年竣工,是新察站中最老的。但它的位置优势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由于这个考察站建在海拔800英尺(243.8米)的冰原岛峰上,岛峰下面的空间像个大漩涡将雪吸进去,防止峰顶的考察站被积雪掩埋。此外,萨纳伊位于内陆,距海约100英里(160.9公里),又建在坚固的岩石上,使之成为进行敏感的地震学和GPS研究的理想地点。多达10名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和医生在这里进行为期15个月的科学考察活动,人们可以称这个科考站为看得见风景的实验室。

  南极是地球上唯一迄今未开发的处女地,也是唯一没有常住居民和未被工业污染的洁;争之地,是科学实验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同时,由于南极处于高纬度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严寒、冰天雪地,而生物在低温状态下生长缓慢,形成了南极的生物种类不多且数量也少的特点。这使得南大洋食物链之间的相互依赖更紧密.也更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阵难以恢复。

  近年来,世界环境问题倍受各国人民瞩目。南极的环境保护问题也在历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被提到了。 1991年10月4日,40多个南极条约国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签定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要求对南极环境全面实施保护。有些国家主张把南极作为世界公园加以保护。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人们在南极地区划分了许多特殊保护区、科学兴趣区、特殊管理区、历史纪念点等等。考察队员要进入这些特殊保护区工作,都要经过特别申请和批准。

  为了加强南极环境保护,还规定各国南极考察队都要设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官员.要对考察队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和措施的教育;各国考察船、考察站要建立污水、垃圾、油污和其它污物的处理装置.对各种垃圾、污物进行分类处理;要特别注意对南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不准把南极洲以外的动、植物种群引入南极,以免带入病、虫害。

  今天人类在极地的活动方式,除了探险、捕捞和考察外.又多了一项旅游。据 1997年英国南极调查局不完全统计,1996年度有16船次和多架次飞机运送约9000人次去南极旅游.虽然游客行为受到必要的限制,但仍不可能不对南极环境产生影响。1989年1月,阿根廷的客货轮“天堂湾”号在南极半岛海域失事,将1000多吨柴油和汽油泄入海洋,造成大面积污染.而船上所载的就是去美国帕默站的游客。

  此外.一些货船或旅游船往极地海域扔垃圾,而且大多是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塑料垃圾.对极地环境破坏极大,考察人员曾亲眼见到一头海狮误吞一大块塑料,结果窒息而死。所以,在 1997年第2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各国代表一致呼吁,要抑制南极旅游和非政府活动,并且要以经济措施加强对南极旅游的管理。

  《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已由各南极考察国政府批准,即:降生效,这是一部对南极环境及其生态保护最完全、最权威的国际性条约,它必将对进一步加强南极环境保护和促进南极科学研究显示巨大作用。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只剩下最后一块;争土——南极!爱护地球。重视南极环境保护,就是爱护和重视人类自己。现在每一个来到南极大陆的人都要在这样一份承诺书上签字——“我将尽一切努力不对南极的环境造成污染,不改变和破坏那里的动植物.以此对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中国南极长城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公里。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的气温据1985年以来观测资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11.7℃,最低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气温-8℃,最高为2.6℃,最低为-26.6℃。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 米/秒。

长城站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越冬期间的主要常规科考观测项目有: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地震、电离层观测。

中国南极中山站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 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离北京12553.160千米,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下36.4摄氏度;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长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连续白昼时间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中国在南极所建立的两个考察站都设有气象站,都已在世界气象组织注册,全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观测。

中山站设有实验室,配备有相应的分析仪器设备,可供科学考察人员对现场资料和样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气象观测场、固体潮观测室、地震地磁绝对值观测室、高空大气物理观测室等均配备有相应的科学观测设备和仪器。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中山站全年进行的常规观测项目有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由11个工程舱拼成的,科考站分为内部功能仓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仓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工程舱拼接组成。

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本次南极考察主要实施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考察站建成后,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  我国南极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开站。这是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海拔高度2600米,年平均温度-36.6度,为南极内陆考察度夏站,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  建设泰山站,一方面可以作为昆仑站的中继站,为昆仑站的科学考察提供后勤保障支撑,进一步服务中山站—昆仑站内陆冰盖断面的各项科学考察;另一方面还可以此为基地,服务于格罗夫山地区科学考察。  目前,世界上有20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这些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从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国家的南极站都建在南极大陆沿岸和海岛的夏季露岩区。只有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和日本在南极内陆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学考察站。其中,美国建在南极点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苏联的东方站最为著名。

南极是一个冰雪世界,为了揭开这块遥远陆地的神秘面纱,不少国家在此修建了科学考察站,有的是季节性的,有的是永久性的。单从外表看,这些科考站外型奇特,有点像外星飞船,但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在能源、资源利用方面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给自足,保护环境。

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公主站

长:72.2英尺(22.01米) 宽:72.2英尺(22.01米) 高:27.9英尺(8.50米) 比利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公主”站是南极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小巧、美丽、高效,而且仅在夏季才会“开花”。这是南极的首座零排放科考站,它通过一个精密的能源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由52千瓦的太阳能阵列和54千瓦的风力涡轮机组产生的有限能源。该站优先把能源分配给建筑物里的每个仪器和电子设备。在能量分配方面,生命支持系统和研究设备比洗碗机和便携式电子产品更加优先。也就是说,在没询问该站的负责人前,请不要把你的iPod插在电源上充电。

法国和意大利的协和站(Concordia)

每个建筑物的直径:60.7英尺(18.50米) 高:39.4英尺(12.01米) 这是全年不断进行科研工作的为数不多的几座内陆基地之一,这两个国家联合建设协和站的目的,是在这个最极端的环境下,为科考人员提供一个长期居住地。这些建筑物的鼓状外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热能,欧洲航天局研发的一个污水处理系统,把洗澡水和水槽里的水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重新利用。该航天局对协和站的兴趣不只停留在水管装置上:由于这里与世隔绝,而且居所有限、狭窄,跟长期的太空旅行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欧洲航天局正在通过对在该站越冬的15人进行研究,确定这种生活环境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什么影响。

德国的第三代南极纽梅因站

长:223英尺(67.97米) 宽:85英尺(25.91米) 高:69.9英尺(21.31米) 所有最新的南极考察站都是架设在冰雪之上,不过德国第三代南极纽梅因站做到了极致。这个重2500吨的第三代南极纽梅因站由16个基座支撑,每个基座里都安装一个受电脑控制的液压千斤顶,当它下面的冰层移动导致它发生变形时,这些千斤顶会及时进行调整。当积雪更高时,这些千斤顶还能把该站抬升到雪面上。第三代南极纽梅因站非常平稳,它不停运转,但是科学家只能感觉到一点轻微的震动。

美国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

长:407英尺(124.05米) 宽:148英尺(45.11米) 高:39.4英尺(12.01米)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是南极最大的内陆基地,它面临最寒冷的环境,温度低达零下100摄氏度,并拥有最长的供应链。150名科学家和其他工作人员居住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里,该站会一直屹立在这里。相关人员建设这座科考站用了12个南极夏天的时间,所有建筑材料都是用LC-130大力神运输机运来的。它由36根支撑物支撑,离地面大约有10英尺(3.05米)。该站的外形像个机翼。风加速从它底部穿过,防止积雪在它下面堆积。如果积雪堆积的太高,液压升降机会把它再抬升两层楼高。

英国的哈雷6号科考站

舱长:64.6英尺(19.69米) 宽:33英尺(10.06米) 高:33.1英尺(10.09米) 这是大小不同、将要首尾相连的几个舱中的第一节舱。研究人员已经在这里持续进行了54年研究,并获得大量极其珍贵的科学记录。这里是第一个确定人造臭氧层空洞的地方,因此联合追踪这种大气情况非常重要。但是要把这里的科考站固定在一个地方并非易事。布朗特冰架每年移动半英里,像个传输带一样,把正在悠闲喝茶的科学家送进南极冰海里。为了防止老科考站随水漂走,英国建造了新站,用它取代被放弃的老站。这个新基地更像一辆休闲车,而非一个A形架:它上面的几个安装了滑雪板的支架会定期向后移动。

南非的沙奈耶4号科考站(Sanae IV)

(三个合在一块)总长:576.44英尺(175.70米) 宽:48.6英尺(14.81米) 高:33.6英尺(10.24米) 该站由3个尺寸稍微有点不同的建筑物构成。南非国家南极探险队的这个科考站在1997年建成竣工,它是这批新一代科考站中最老的一个。但其在技术上的缺憾会在地点(或所处位置)上得到弥补。它坐落在高大约是800英尺(243.84米)的一座冰原岛峰上。该站下面的空间相当于一个零下大漩涡,用来吸收雪,避免该站被雪掩埋住。此外,沙奈耶4号科考站位于距离冰川大约100英里(161公里)的内陆,坐落在固体岩石上,因此它是用来进行地震学研究和全球定位系统研究的最佳之选。由10名科学家、工程师、机械师和医生组成的一个科研队,会定期在这里工作15个月。他们把其称作实验室。

厉害了吧 人类征服世界 探索世界的力量真是巨大!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3688.html

(0)
上一篇 28分钟前
下一篇 5分钟前

相关推荐

  • 故宫里有哪些宫殿阁楼,故宫的三大宝殿

    故宫里有“宫”,有“殿”,这种命名不是随便弄的,在建筑学和文化学上,“宫”与“殿”有区别。 “宫和殿,竟然有这样的讲究” 有一句古话讲:“国事曰殿,家事曰宫”。简单来说,即处理国事…

    2023年 2月 28日
  • 花椒叶能代替花椒吗,怎么样制作

    神奇的自然界馈赠我们丰富多彩的食材,每种食材根据植种,产地,土壤,空气种种原因影响形成了百花齐放甚至是风格迥异的风味, 首先要知道哪种花椒是香,哪种花是麻的,什么地方产的花椒是最麻…

    2023年 3月 4日
  • 怎样区分闰年与平年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

    用户投稿 2022年 12月 17日
  • 树皮怎么做好吃,吃树皮充饥

    树皮曾经作为救命树 小时候最喜欢听姥姥给我讲以前的事,特别是她经历过的那个饥荒年代吃树皮的故事。不是所有的树皮都能吃,姥姥说常吃的是榆树皮。 在我的老家老人们都称榆树为“救命树“,…

    用户投稿 2023年 3月 29日
  • 夏至未至浅川一中在现实中存在吗

    小四的夏之墓碑铭中提到“浅川是一个我虚构出来的城市,那个城市里,放着我所有的记忆。” 关于“浅川”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制片人王晶认为,它是每个读者心中最美好的理想国,所有的具象和颜色…

    2023年 3月 11日
  • 哪些菜可以不用炒

    哪些菜可以不用炒? 中华烹饪,技艺精湛,历史悠久。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中国菜肴不仅是精美的菜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艺术品。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

    2023年 3月 25日
  • 蘑菇属于什么类植物

    蘑菇是上帝的食品,你知道吗?准确的说蘑菇属于蔬菜类,是菌菇类蔬菜。菌菇类品种很多,如香菇、金针菇、平菇等,有人这样评价菌菇食物,说他们是“放一片,香一锅”足以见得小蘑菇的威力之大。…

    2023年 4月 5日
  • 黄金叶普洱茶是什么,黄金叶老班章普洱茶

    “黄金叶”,在众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甚至是发烧友中,真正弄清楚它的人没有多少。所谓“黄金叶”,不是指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子时间长了会泛黄,才叫“黄金叶”。其实是指在原料筛拣工序…

    2023年 2月 21日
  • 中国空间科研实验基地怎么创建?研究些什么呢

    @科技部向全社会征集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前沿科研著作 编号00016→中国(科技城)空间科研实验基地 太空你离地球那么远你会受地球万有引力作用吗? 我只有地球系自转运行和自转向心运行…

    2023年 3月 11日
  • 炒菜是先放盐还是后放盐(炒菜的时候先放盐还是后放盐才好)

    社会就是个大染缸,叫你的生活五颜六色;生活就是个大染缸,叫你品味五味杂陈;厨房就是个大染缸,叫你品味珍馐美味。说到味,那盐可谓是“百味之首”,是厨房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如果没有了它,…

    2023年 2月 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