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三孤和太子的三师三少均为勋戚文武大臣的加官、赠官。我来说说三公三孤和太子的三师三少。
一、三公三孤
三公三孤,简称公孤。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太师,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周置﹐为辅弼国君之官。秦废。汉复置。晋代避司马师讳,曾改作太宰。晋之后复称太师﹐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太傅,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 ,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太保,太保是古代官职名。明代为正一品文官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西周始置,最初由召公奭但任太保,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在汉代又重新设立,世代延续,位列三公之一。明代时位居正一品,也为辅导太子之官,是治国兴邦的重要官职。
《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云: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 品,少 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秦与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秩禄同丞相,各自立府,辟僚属,三分相权。东汉改名太尉、司徒、司空,同为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亦称三司。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罢太尉、司徒、司空,改以太师、太傅、太保号三公,为论道顾问之官,不置府僚。隋复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初仍有僚佐,名义上参议大政,但其位多旷,祭祀时常以他官代摄。唐用作亲王、大臣的加官、荣衔,无职掌,位次三师。晚唐、五代以加藩镇,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作宰相、亲王、使相加官,其特拜者亦不预政事,除授颇严。
政和二年(1112),罢太尉、司徒、司空,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为真宰相之任,执掌朝政。南宋复为加官。辽代亦有三公之号。金多作为大臣加官、赠官。元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衔。
公孤均为古官名。《旧典备征》卷一《三公三孤》条说:“公孤之设,肇自成周,汉晋以来,建置靡定,唐以后则有官无职,专以加大臣之位望重者。”公孤作为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的官职,仅见于洪武、洪熙、宣德三朝。洪武时候,公孤为朝廷的兼官和赠官。
如洪武二年(1369年),左副将军常遇春卒,赠太保。洪武三年(1370年),授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太师,右丞相徐达太傅。前者是赠官,后者是兼官。建文、永乐两朝不设公孤官。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仁宗即位,授张辅太师,沐晟太傅,陈懋太保;进蹇义少师,杨士奇少傅,夏原吉少保,于是公孤之员完备。
宜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敕太师、英国公张辅,少师、吏部尚书蹇义,少傅、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少保兼太子少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各辍所务,朝夕左右侍奉,讨论治理。此时,公孤近于专职。宣德五年(1430年)、十年(1435年),夏原吉、蹇义先后去世,杨士奇等也还领内阁事务。
自此,公孤不再是一种职称,而成为一种荣誉官衔,与太子三师三少一样,俱为勋戚文武大臣的加官、赠官(生而授为加,死而授为赠)。
二、太子三师三少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由于太子是皇储,未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了保证其在学识、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能继承大统,治理天下,所以特设师傅之官,以尽辅翼、教导之责。《通典》卷 30 记载:“太子师、保二傅,殷、周已有。逮乎列国、秦亦有之。汉高帝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后,亦有少傅。”
秦王朝虽早有太子师、傅的设置,但因秦始皇未预立太子,这一制度显然是不够健全的。西汉时期因预立太了形成制度,所以太于太傅和少傅也就成为常设的官职。不过,西汉之世,太傅与少傅的职责和秩级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大体上说,在汉武帝以前,做太子师傅的,除叔孙通为文学博士这种特例外,其他人并不以学问见长。如周勃的孙子周建德以及石奋、卫绾、卜式等人,都是一批老成忠厚,“无文学”、“不习文章”的耆翁旧臣,威望有余而学问不足。
这些人对年少的太子可以起到保育、辅翼的作用,作为教师使之增长学问显然难以胜任。武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学成为进身之阶。因而对太傅、少傅的选任日渐注重学问,名儒硕彦、通才经师之类入选者渐多。
如疏广“少好学,明《春秋》”,元帝为太子时被任为太傅,为之讲授《论语》和《孝经》。又如萧望之、韦玄成、丙吉、夏侯胜、匡衡、师丹、王臧、黄霸等做过太傅和少傅的人,都在学问上有名于当时。同时,在武帝以前,太子太傅、少傅虽然地位重要,但并不十分尊崇,仅“位次太常”,由此而升任三公者甚少。
昭宣以后,则迥然不同了。不少担任过此职的人都顺利地升至三公。如韦玄成升任丞相,丙吉升任御史大夫,萧望之升任前将军,匡衡升任丞相,师丹升任左将军、领尚书事,黄霸亦升至丞柑。这说明师傅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另外,除正式的太傅、少傅外,太子还有一些随时任命的待业师傅。
如成帝为太子时,博士郑宽为之授《尚书》,博士张禹为之授《论语》,太中大夫孔霸亦曾为做太子的元帝讲经。太傅和少傅对太子从学习到生活几乎各方面都负有责任。
西汉确立的太子太傅、少傅制度,东汉基本上继承下来。《后汉书·桓荣传》记载了光武帝亲自召集百官为太子选太傅、少傅的情形:“建武二 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土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 为天下乎? 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口:‘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桓)荣为少傅。”东汉时经学大盛,对于太傅和少傅的选用似乎更重学问,因而东汉一代任此职者多是“名经笃行有名称”者。
在明朝,三师指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三少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都是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三师三少都位于六部尚书之上。
(正文完)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科层非常明确化和等级化。太子太保与太子少保都是荣誉性职衔,通称宫保,品位俸禄很高。
如果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加成,就仅仅是一个朝廷耆宿的角色。
然而,尽管它们是虚衔,已经名存职异,仅仅是一个表彰性称号,但是享有的待遇和威望很高,受到各级官员的尊重。如果还有实际职务,那就是权倾朝野、宰相之职了。为了笼络士大夫,让他们汲汲于名利,朝廷根据情况,有的大臣是生前获得,有的是死后追赠。清代著名的如刘宫保(刘墉),丁宫保(丁宝桢),袁宫保(袁世凯)。
在中国古代的皇城中,太子常居东宫。东宫便成了太子的别称,辅佐太子的随从官员,有一套固定模式。我们以清代为例,大概看看这个品位体系。
第一,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三公,正一品衔,一般是朝廷亲贵担任。
第二,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称为三师,三公副职,从一品衔,一般是皇亲国戚或有卓越功劳的大臣。
第三,少师、少傅、少保称为三孤,三师副职,从一品衔,一般是按照功绩表彰,合称东宫三少。
第四,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为三少,三孤副职,正二品衔,合称太子三少。
其中,三公和三孤又统称为师保。他们均负责教习太子。各司其职,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负责其安全。而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比如,著名的宰相刘罗锅也就是刘墉,敕封太子太保御前行走,那就是皇帝的近臣顾问,品位与职位都很高,意味着权力很大。再比如,乾隆四十七年,和珅就被加为太子太保。
晚清时期,丁宝桢、袁世凯、岑春煊、文丰等人,先后被朝廷加“太子少保”之衔,以示恩宠。他们都没有服务东宫的经历,只是因为这一品位演变为荣誉头衔了。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