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在分类系统中是一个纲——即两栖纲,下有三个亚纲,包括迷齿亚纲(Labyrinthodontia)、壳椎亚纲(Lepospondyli)和滑体亚纲(Lissamphibia)。其中,前两者已灭绝,现存两栖类全部隶属于滑体亚纲。
迷齿亚纲从泥盆纪后期至二叠纪都有发现,部分物种甚至存活到了白垩纪,这类动物因牙齿基部的珐琅质和齿质有复杂褶襞,因而称之为“迷齿”,头骨大而坚硬,有着复杂的椎骨结构。代表物种包括:鱼石螈(Ichthyostega)、科尔鳄(Koolasuchus,虽然带个“鳄”字不过它确实是两栖类)等。
(↑鱼石螈复原图)
(↑科尔鳄复原图)
壳椎亚纲生存于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其特征在于它们椎骨不先由软骨组成,而是直接由围绕在脊索周围的、线轴状的硬质圆柱体构成的,因而称之为“壳椎”。代表物种有:笠头螈(Diplocaulus)等。
(↑笠头螈复原图)
滑体亚纲是三个亚纲中唯一一群存活至今的类群,现存的主要包括三大类,分别是无足目(Gymnophiona)、有尾目(Caudata)和无尾目。
无足目也称蚓螈目,顾名思义,这类两栖类的四肢已经退化消失,而且体表有皮肤皱褶形成的数百条覆瓦状环褶,造成许多种类看上去像是蚯蚓,而体型更大的一些种类看上去甚至像蛇。这类两栖类生活在地下,以昆虫或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喂食,眼睛很小,并覆盖一层保护皮层。无足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的非高原热带地区,尤其以南美洲分布最为广泛。无足目仅一百多种,我国仅有一种,即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
(↑版纳鱼螈)
有尾目的成员有完整的四肢(少数种类仅有前肢(鳗螈)),但较细弱,终身带有尾巴。它们的幼体与成体比较近似,一些水生种类甚至终身保持幼体形态。有尾目共三百多个物种,我国能见到的有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极北小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等。
(↑东方蝾螈)
(↑极北小鲵)
(↑中国大鲵,即俗称的“娃娃鱼”)
无尾目则是我们熟悉的各种蛙、蟾类,这类动物区别于其他两类的特征在于其幼体和成体差别较大,幼体俗称“蝌蚪”,成体有完善且强健的四肢,无尾。它们是目前适应性最强,最为成功的两栖类类群,种类多达五千多种,分布最为广泛。我国最为常见的有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金线侧褶蛙( Pelophylax plancyi)、黑斑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等,后两者因为都呈绿色,常被俗称为“青蛙”。
(↑大蟾蜍,即俗称的“癞蛤蟆”)
(↑金线侧褶蛙)
(↑黑斑蛙)
两栖动物是由肉鳍鱼在晚泥盆世进化而来的,所以它仍保存了鱼类的许多特征,如身体上有细小的鳞片、具有初步的颈关节、尾巴呈扁圆形、体外受精等。
按生物学分类,两栖动物纲分为三个亚纲(三大类),迷齿亚纲、壳椎亚纲和滑体亚纲。
迷齿亚纲
已经灭绝的两栖动物,最早出现在晚泥盆世,生活在3.67亿年前。代表性的两栖动物是鱼石螈。
壳椎亚纲
小型两栖动物,已经灭绝,生活在石炭纪至二叠纪,如笠头螈等。
滑体亚纲
是现生的两栖动物,又分为无尾类、有尾类和蚓螈类。
无尾类主要有蛙类、蟾蜍类等。
有尾类主要有大鲵、小鲵和蝾螈等。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抱团体外受精,必须在水里产卵;②水陆两栖生活,变态发育,如蝌蚪用鳃呼吸,没有四肢,有尾巴,生活在水里,成年后长出四足,每个脚上有5—8个脚趾;③具有鱼鳔进化成的原始肺,皮肤湿润光滑,辅助呼吸;④均为肉食性;⑤长出了眼睑;⑥有类似于肉鳍鱼的尾鳍,扁圆形;⑦两栖类开始发育了中耳,可以听到空中传来的声音;⑧只能看见水平运动的猎物,如蠕虫、昆虫等;⑨具有2个心房,1个心室(2个合并并完全连通的心室),属3缸型心脏;⑩动静脉血混合循环;⑪变温动物,具有冬眠习性;⑫有了颈部的雏形,即头与身体间有了活动的关节;⑬眼睛移到头顶。
两栖动物在晚石炭世进化演变成爬行类。现生的两栖动物主要有五个类别,即青蛙类、蟾蜍类、鲵类(或娃娃鱼)、蚓螈、蝾螈类。最常见的是前三大类。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两栖动物约4350种。两栖动物的生存状态是衡量全球生态系统环境优劣的标尺之一,是一种天然的地球健康指示器。这些敏感又脆弱的动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保护。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