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兴平,有两座文峰塔,南北相对。北塔在城北,南塔在城南,均建于唐代“贞观之治”时期,是玄奘大师取经归来的产物。盛世建文峰塔,既与佛教有关,也与科举制度相关。昌文运,兴科举,山高为峰,佛兴建塔,造七级浮屠。唐人建塔的目的,一是立寺弘扬佛法,二是提升一方水土的士气民风,鼓励科举入仕,报效国家,振兴桑梓。
非常可惜,唐塔抗过明代死亡83万人的“华山大地震”,却没躲过极端宗教势力的恶手!1862年太平军西征,诱发的“陕西回民起义”,南塔与千福寺的多宝塔一样,被恶火焚毁了!南塔连同文峰寺,被连根拔掉,如今一点痕迹也看不到了,成为随云烟西去的“城南旧事”!
千福寺尚留遗迹,但多宝塔连影子也看不到了,唯留“千福寺多宝塔记碑”,成为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千佛寺(千福寺)建于唐代“开元盛世”期间,为唐玄宗亲自倡导,多宝塔与西安的大慈恩寺的大雁塔,一西一东,东西相对,曾是一千多年里,关中腹地的一道壮景。
兴平的南塔毁了,北塔犹在。
1862年腊月,大雾中,乱军攻打兴平县城,一度攻破西城门。知县倪仁垧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组织城中壮丁,奋起反击,保卫县城,打退乱军,位于城内的兴平北塔,也幸免于难。1920年腊月的“海原大地震”,波及关中地区,北塔受损,就此倾斜,但至今犹存,成为残损的文物,秋风残阳中,诉说着历史的过往……
那么为什么很多地方都建有文峰塔呢?“文峰”可以理解为“文笔尖峰”,文峰塔即祈求文人发科的。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若想出人头地,科举考试是最重要的途径了。而古代有些地方科举不发达,当地人就希望通过建文峰塔的方式来祈求当地文峰顺达的。文峰塔的建造位置一般都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当然这又涉及到中国古老的风水学了。
很多地方还有文昌阁、文昌塔等等,也有类似的寓意。从地理位置上看,文峰塔这类建筑在南方居多,北方相对要少,西北和东北则更少。笔者是在天津,据我所知,我们这里应该是没有文峰塔的。
我们这有,个別县城也有。许昌文峰塔,又称文明寺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由许州知州郑振光所建。
这是一座标准的文峰塔,是一种区别于佛教塔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风水塔。一般地说,建造文峰塔的目的有三:希望或象征当地人才辈出、多中科举;以塔来补全风水上的空缺、求得完整无瑕;借塔高大的形制,来作为地标。那么,这许昌文峰塔又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建造的呢?据《许昌县志》记载,知州郑振光认为:“许昌境内西高而东南低,不利文脉”,出于许昌日后多出人才的考虑,必须建塔补救,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主持在州城东南方修建文明寺塔,捐银二百两,并由薪俸、耗羡补贴工程费用,历时八个月完工。
该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刹等部分组成。该塔结构谨严,造型古朴,外形与开封宋祐国寺塔相似,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砖塔之冠。
文峰塔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物。古代人非常重视科举考试,这也是天下士子们和穷读书人改变命运、升官加爵和光宗耀祖的一条主要途径。大多数地方都建有这样的建筑,为的是祈求当地或家族文运亨通,多出秀才状元之意。
一是文峰塔的构造,一般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二是文峰塔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大致可分为砖石、木头、金属、琉璃等几种,其主体结构主要为砖石。
三是文峰塔的建造很有讲究,需看风水、选址、择时辰,绝非泛泛而建。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