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每年12月21或22或23日 太阳位置 到达黄经270° 前一节气大雪 后一节气小寒 2017年冬至 12月22日 农历冬月初五 。
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北方普遍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一年了,去年得今天,还在幸福的海洋里无理取闹。今年的今天在现实中变成孤独成熟。
去年今天还没起床,,嘟嘟,嘟嘟,电话响起来了。喂,谁,敏你今天上班吗,不上,不上今天是冬至俺捏饺子呢,你过吃饺子吧,娘,你咋老捏饺子,俺不爱吃,也不想捏,嗯,你爹想吃啦,你过来帮娘捏吧,行,一副不情愿的心情把电话挂了。起床,收拾,打扮后。10分中后到家,进门喊娘,娘正在和面,抬头看见闺女满脸高兴的说,快洗洗手,娘马上和好面,你捏我赶皮。就这样给娘有说有笑的紧锣密鼓地把饺子捏好了,。顺手拿起手机就排,排好就发朋友圈,有说好看的,有说过来吃的,一一回复,热闹一番。回过头娘把饺子煮好了,端住碗嘿嘿一笑就吃。娘在火边站着煮下一锅,幸福的看着我和爹吃。吃完,碗一放,娘走了啊,看多潇洒,。多简单。只有娘让你潇洒,简单。
今年的冬至在也没人叫你啦。昨天晚上梦了一晚上娘,哭了一晚上,醒来,哦,今天是冬至,娘是怕我忘了,不吃饺子,娘还是记得闺女,我的无理取闹,简单,只能在梦里发泄吧。快一年了,闺女不在发朋友圈啦,手机里记载的都是和娘的点点滴滴,怕这一点幸福从我指缝里溜走。别在说年轻,啥时都有可能。简单的幸福闺女都享受不到了。一样的冬至,不一样的心情。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