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展前景,但是要需要深入地了解。
在央行收紧牌照后并采取严格续展工作后,市场上目前有243张支付牌照支付牌照。从2013年底开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购和转让已经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目前不少大型企业支付牌照都是通过收购了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取。主要目的是为自己产业内的业务提供便利,同时进行输出,掌握更多的大数据源。预计未来几年小型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被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收购,收购潮继续涌现。
对于中小支付机构来说,虽然备付金统一管理对其“隐性收入”影响较大,C端市场已被拥有强大消费场景的公司垄断。因为缺乏场景支撑,B端突破是中小支付机构的一个方向,“支付+”模式已是行业趋势。具体运作上,支付公司可以扎根垂直细分行业,为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通过打造产业链闭环,支付公司可以更好的识别交易真实性,从而控制金融风险。
由于低费率、高度竞争和市场营销,支付的直接利润被严重压缩。但支付是商业活动的最后闭环,掌握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支付也成为互联网巨头打造生态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可以对掌握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应用,衍生出相关的增值服务。支付的盈利模式需要多元化,可能来自广告营销、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普及率极高,大型三方支付公司出海是必然,主要通过并购和参股方式实现。中小型公司可能也会在细分市场和领域布局,主要通过设立当地新公司并获取牌照实现。随着国内已有成熟的产品和模式,以及境外电商、国人出国旅游和留学等推动,预计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未来将覆盖更多海外的市场。
第三方支付是指运用信息网络、电子货币及电子认证技术,在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之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支付平台,提供给个人、企业和机构用户之间支付结算、资金清算等货币资金转移及其延伸服务,从而实现电子交易中资金流与物流及信息流高效匹配的现代非银行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方支付作为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影响力及行业渗透力进一步凸显。尤其是作为支撑经济发展动力之一的金融业,行业生态正面临着重构。传统银行缩表、P2P、消费金融等非银金融也在一路高歌猛进中受到了来自监管的不小压力;而第三方支付,则以交易为切入点,凭借数据连接起了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成为了新金融基础设施之一。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微付通(微付天下)PayPal、中汇支付、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微信支付、盛付通、腾付通、通联支付、易宝支付、中汇宝、快钱、国付宝、百付宝、物流宝、网易宝、网银在线、环迅支付IPS、汇付天下、汇聚支付、宝易互通、宝付、乐富。 从2017年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可以看出,随着监管合规要求的强化,第三方支付进入强监管时代,业内牌照稀缺现象将一直持续。从2011年4月央行首发支付牌照至今,一共发放271张,因公司违规、业务合并注销了19家,目前减少到243张。2017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价格依旧水涨船高,因准入门槛带来的行业并购事件也屡见不鲜。同时,第三方支付发展也面临着速度与质量的仍未契合的难题。 据统计,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从2011年0.1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58.8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仍维持近50%复合增速,2019年规模达到229万亿元。2017、2018延续高速增长惯性,增速约68%,2017年规模达到98.7万亿元。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