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小邓跟我说了一件很糟心的事情:因为忙于工作的缘故,小邓在休完产假之后就把女儿放在了自己妈妈家带,一带就是三年多,都说孩子谁带大就更亲谁,女儿在这三年之间确实非常粘姥姥。但是自从自己把女儿接回身边读书后,却发现女儿越来越亲爷爷奶奶,对姥姥反而却越来越陌生,这让自己很揪心,也替自己的妈妈感到不值。小邓身上发生的这件事情并非个例,为什么很多姥姥带大的孩子,长大以后却和爷爷奶奶更亲?
一、孩子小时候的记忆很模糊
每个人的大脑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我现在问你,你还记得自己五岁之前的事情吗?相信95%的人都会说不记得,因为那会儿的自己根本就不大懂事,记忆也非常模糊。同样的道理,很多姥姥们带孩子大都发生在孩子三周岁以前,当孩子们长大更懂事、能记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所以对姥姥带自己这段“历史”是完全没有记忆的,自然对姥姥的感情就没那么深。
二、邻居的言语影响孩子心态
孩子在姥姥家生活的时候,邻居的闲言碎语也很容易影响小孩的心态。比如邻居一句玩笑话“你怎么在姥姥家住?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要你了!”,小孩子却会信以为真,总感觉自己住在姥姥家像是“被抛弃”了一般,而会去忽略姥姥对自己的付出和对自己的好。长此以往,小孩的心态也会出现变化,天天只想跟着爸妈住一起,不想跟姥姥待在一起。
三、父母的态度会让孩子“误读”
中国很大一部分人还是比较传统的,“嫁夫随夫”的思想也比较严重,所以即使小孩放在姥姥家带,但是到了一些传统节日,夫妻俩都会把孩子接回男方家过年过节。看到父母的这种行为,会让孩子产生“误解”,觉得爷爷奶奶比姥姥姥爷更加重要,渐渐地,孩子也会和爷爷奶奶更加亲近一些。
四、姥姥的态度让孩子没有归属感
有些姥姥在带孩子的过程当中,听到邻居的一些闲言碎语,也容易引起心态的变化。觉得孩子本就应该让他们爷爷奶奶自己带,自己现在这样都是“出力不讨好”,有时候他们说话时不注意,会跟孩子表达“现在对你这么好,以后早晚要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到时候就会把我们给忘了”的思想。有时候家里还有孙子的姥姥,可能对孙子外甥态度不一样,也会让孩子没有归属感,长大以后,很多孩子就变得和爷爷奶奶更亲近了。
一边是爷爷奶奶,一边是姥姥姥爷,他们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想要打破这个怪圈,当父母的在平时生活当中应该多给孩子讲讲姥姥姥爷的好,多带孩子回回娘家,让他们心怀感恩,这样老人家心里也会很高兴。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问了几位朋友,其中一位朋友的话让我印象很是深刻:
故事的主人公是朋友的表姐。家里的独生女,不顾家人反对嫁给凤凰男。坐月子的时候和婆家闹翻,带着宝宝回了娘家。可怜这表姐的亲妈拖着老腿每晚起来三四次给孩子喂奶,后来又每天接送幼儿园。这期间孩子的奶奶一直以山路不好走,车票不好买,身体不好等理由,不来看看亲孙女。
然而前阵子,突然来看多年不见的孙女。这个小娃娃丝毫没有陌生感,围着奶奶又是亲又是蹦,还央求奶奶不要走,晚上还闹着跟奶奶睡。
虽然我不是当事人,但听完心里也觉得酸溜溜的,虽然姥姥也不指望一手带大的孩子为自己做些什么,可是这样长期建立起来的依赖感瞬间被别人不费吹灰之力拿走,总会不舒服吧。
但还好这只是个例,身边很多人的反应是这样的:孩子只是图新鲜而已,从来不觉得血缘就能让孩子如此亲近谁。时间久了,特别是等孩子懂事,还是谁带的多和谁亲近。否则就算是亲爹妈,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不养育孩子,也亲不到哪里去!
那么问题来了,你更愿意让谁帮忙带孩子呢?
一。性格好、心细、讲理
如果自己确实没有时间带孩子,还是有必要让家里老人帮忙的。至于让姥姥带,还是奶奶带,首先要考虑老人身体是否健康,倘若年纪太大,自己可能都顾不住,怎么给你带孩子;其次老人是不是有时间,家里若是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就不要让老人太为难。
除了这两点,最好还是让性格比较好,心细,讲道理的老人帮忙带。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而且也能减少育儿过程中的争端,降低家庭矛盾发生的概率。
二。最好自己带
奶奶和姥姥都是疼爱孩子的,只不过让姥姥带孩子,宝妈可能会觉得更容易接纳和沟通。但是孩子其实更加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条件允许,不妨在家多陪陪孩子。这样既可以让老人安享晚年,不用那么累,而且能增进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