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
俗话讲,开始就是结束,论语的精髄,就在这第一句中,学习论语,此句为核心中核心,必须精确把握,否则差之亳厘,谬以千里。
一.学
学的甲骨文,由左右双爪,六爻或
六乂几个字符构成。
左右双爪的意思很明确,即是正反两面全面掌握。
六爻则是易的概念,指万事万物的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和成果,六爻构成一个事物的完整发展过程。
乂,阴阳交畅,万物协和,庶类获乂。
学的意义,乃是通过与事物的充分交流,了解事物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性,从而全面掌握事物的整体规律。
易曰: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
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儒家的学问,和易是相通的,学,对应于乾卦。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儒家而言,君子自强不息的表
现,就是学。
学如天行健,君子学而不息。
《论语》以学而开篇,儒家思想的核心之核心,在学。
二.而
而表示万事万物累积到一定程度后
的发展,是个量变的过程
三.时
时的甲骨文,画成之日。
时是神识的记忆顺序,万物规律变化的自然顺序。
然而纵观整个变化,都是循环往复,呈圆满之象,孰前?敦后?哪个
是起点?哪个是终点?
实际上,都可以是起点,亦都可以是终点。
只能讲,时是变化的过程,是规律展开的一个参数,空间亦如此,时空是变化的一体两面。
学的目的,是掌握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而规律与时空密切关联,不
同的时空阶段,展现的规律是不同
的,因而学的知识,必须了解知识的边界条件,如何了解?
从实践运用中了解,这便是习。
四.习
習这个字,很有点意思,甲骨文画
成羽日。
万物分阴阳,对称而平衡,对称性是物质世界的最高法则。
一个变化,必然同时引起对称的变
化,在量子世界,叫量子纠缠。
对变化的感应,叫羽。
风动而羽拂,自然相应故。
羽,就是这个自然相应。
自然相应写入神识,则是習。
習意谓着对自然变化的总体记忆。
是规律的蓝图化,物质化,所谓
虚空藏种。
所以,不要把习轻轻带过了,习有
极高的要求:
1.反应要灵敏
2.反应要正确
3.反应要入神,永不忘记。
习在现代的语境中,勉强可称之为
下意识,潜意识反应。
庖丁解牛中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可能更符合习的境界。
五.之
之的甲骨文,画成止一,即融汇贯
通合为一体。
与万物交流,观察其变化,总结出
规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其
规律,得出规律的边界条件,再运
用于万事万物,达到应付敏捷自如
,应对正确无误,入神的程度。
这叫学而时习之。
六.不
不,表示否定。为什么表否定,这
里不展开了。
七.亦
亦的甲骨文,画成八大。
表示大的分身,发展,有也的意思
,即等身。
大,是个整体,其实不可分,硬要
去分,则是盲人摸象,看到的是局
部,局部之于整体,即是对大的否
定。
不亦,就是否定之否定,即肯定。
不亦,即~就是。
八.说
说这个字,传统的解释,通悦,高
兴的意思。
不能讲,说通悦,高兴是错的,说
一定高兴,只不过把说的内涵大大
淡化了。
说,写成言兑,其准确的含义,要
去看《易经.兑卦》。
易曰:
兑,亨,利贞。
彖曰:
兑,说也。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象曰:丽澤,兑。君子以朋友讲習。
《易经》中讲,兑即是说,兑为泽
,说即是泽。
那什么是泽?
泽,由水睪构成。
幸,甲骨文表达得很清楚,阴阳居中而平衡,是一种难得的机遇。
而睪,则是网罗平衡的机遇并小心尽力维持之,故睪有伺察之意。
澤,即是水中的自平衡系统,水利万物而不争,是万物共生最好的媒介。
故澤者,润生万物,谓之恩澤。
保持本身固有的独特性,与万物和谐交流,完整平衡地发展,是兑的内含。
说,兑也,澤也,是一种自平衡的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万物既保
持其独立完整,又能互通有无,和谐交流,共生共荣,就好象日月在天上运行,万物因之相生,其喜也融融。
说,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
谐共生,世界大同。
大同当然高兴,只是为什么高兴,
不知其所以然。
九.乎
气化神,为乎,这里不展开讲了。
十.总结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夫子讲,君子与万物交流,掌握其变化规律,然后运用规律,不断与变化相应,提高应对的能力,将其化为神识,继而否定之否定,不断粹炼,最终做到人天合一,形成自身独立平衡体系,达到与万物和谐交通,共生共荣的境界,该多么喜悦啊!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