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借用李贺《金铜人辞汉歌》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说汉武帝制作的极其珍贵的金铜仙人像,三国时被魏明帝从长安迁往洛阳后不知所踪的传说,对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会因悲伤而老。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即转引于此。若老天有情感的话,见到国民党如此残酷的黑暗统治,因痛苦而衰老。乐见 人类按正常规律而发生的革命性变化。
本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来自元好问的蝶恋花(金末元初)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过眼风花人自恼,已挫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元好问,金末元初,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是金词中成就最高的。《艺概》称元好问的词,集两宋之大成。
本句的意思是,天若因情所累都会衰老,何况人呢?正所谓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这句诗所表达的意思是天假如有感情天也会老,人世间只要没有感情最好。
这句诗出自金末元初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的《蝶恋花、春到桃花源人不到》
春到桃花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
昔忘酬春还草草。
东风一夜花入扫。
过眼风花人自恼,挫已寻芳,更约明年早。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这首诗的大意是春天到了,桃花源的桃花开得正旺,可惜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误进入红云岛,没有去看桃花。可惜忘记春天草草已长得很旺盛,一夜东风就把桃花打落。错过了赏花自己心烦恼,只有明年早一点来看。天假如有情的话天也会老,只希望世间没有情最好。
在当时,诗人借用错过看桃花后哀叹,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凄凉的忧虑,希望老天也有情,能对当时的百姓好一点。
在现代,人们经常引用这句美诗,用在表达感情的文中。说到情字,十议九伤。这样,现在人们用这句话表达看破红尘,远离红尘,不为情困,就不会受到伤害。
望说的不对的地方给予指正!
这句话简单的意思:有情皆老,无情则好。
此句出处及本义。
在李贺诗词《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其本义是感叹人为情困而变老,别看天空里日月交替同辉,若是像人一样有了感情,绝不会亘古不变,也会变老。如此这般,倒不如没有感情的原生态多好!
千古绝句,引人入对。
古时候,司马光看到此句后,大加赞誉,称是‘’奇绝无对〃,从而引起文人雅士兴致,积极应对。虽有不少佳对,但都显示不匹配,结果让宋代的一个叫石曼卿这个人一语中的:月如无恨月长圆。
现实中存在意思。
人是感情动物,相互间礼尚往来,不分彼此。除了看对眼的成为爱情,其他的多少都存在着亲情和友情。感情也是一个怪东西,好时好的不得了,似乎是天地间只有你我。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也被情所迷,生不能一起白头,愿化成蝴蝶也要比翼双飞。
如今社会里,生活富裕,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特别重视。为什么呢?都怕老去,虽然人间充满爱,但是无情岁月催人老。情有情思,也有烦恼,与其纠缠于情,恰不如心胸豁然开朗,似走入无情的境界更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这句诗,是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创作的。这句诗出自元好问诗词《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弃)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出自他创作的诗歌《金铜仙人辞汉歌》。这句诗的意思是:“倘若上天也有感情,也会随着岁月蹉跎而老去的,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无情的。”
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借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诗,在其后自己写的《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诗词未了,添上了一句“世间原只无情好。”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境。为什么元好问要对上这么一句诗呢?
唐代诗人李贺诗歌《金铜仙人辞汉歌》,是诗人借助金铜仙人辞汉的史事,来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兴亡之感、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诗中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抒发了诗人李贺强烈的伤感情绪。因为元好问与李贺有着同样的身心感受。那么,元好问采用了这句诗,并在其后加上了一句“世间原只无情好”,给人一种看破红尘,无奈而激愤地呐喊。
元好问在金朝灭亡后,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在家中潜心著述。辞世时六十八岁。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