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正常的。
中国古代大部分时期都是采用募兵制度,也就是国家出钱招募士兵。很多朝代,国家给的钱还不少。
所以,士兵必须自己准备、维护武器装备甚至马匹。
至于游牧民族更好了,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自己准备,且绝大多数时候连工资都没有,必须靠抢夺的战利品为生。
花木兰时期,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 北魏 对抗柔然时期。
准确说是北魏太武帝时期!太武帝一生都在同柔然激战。
他16岁刚刚登基时,柔然就出动6万大军南下,重创北魏军队,将太武帝亲自率领的部队重重包围。最终还是靠太武帝临危不乱,其他部队拼死救援,这才保住了太武帝一条命。
随后,太武帝一生曾经13次远征柔然,持续了25年之久。
虽获得重大胜利,但损失也非常惨重。柔然是游牧民族,战斗力强悍,很不好对付。
很多战役中,北魏军队伤亡近半,元气大伤。
这也就是木兰辞里面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至于北魏的军制非常复杂,萨沙现在讨厌写这些专业东西,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朋友愿意去看,太冷门了。
我就简单说说。
北魏是鲜卑人,其实同柔然同源。他们是从游牧部落联盟性质,逐步转变为国家。
所以,就军事制度上,保持了大量游牧民族的遗产。
北魏的军队分为中军、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
其中中军类似于北宋的禁军,是国家养着的中央军,也是魏军的主力。
最初这些士兵清一色都是鲜卑人,后来因鲜卑人数量太少补充了很多汉人。
镇戍兵也就是边防军,主要是阻挡柔然等少数民族骚扰边境的部队。他们一般就是驻守,只有中军远征时他们才会配合主力进攻。他们最初也基本都是鲜卑人。
州郡兵是州郡属下的地方兵,大部分时间从事军事运输和防匪防盗。
这里面,中军和镇戍兵都是招募兵、职业兵,待遇非常丰厚,而且往往是世袭制度,也就是军户制度。
这一家世世代代必须出一个男人当兵,要么老子,要么儿子。平时给你田地和军饷,但武器装备和战马都需要你自己准备。
非战争时期,可以留在家里种田。一旦打仗了,就必须立即装备好武器和战马,直接赶赴战场。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不是说花木兰爸爸的名字在十二卷书上,而是说军情紧急,连续发下十二道作战命令,都有他老爸的名字。
所以,花木兰必须自己筹备装备,也就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话说,这种消费也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普通农民家庭连耕牛都没有,何谈买一批昂贵的军马。
但因为花木兰家长期拿着高额的军饷,这笔钱还是拿的出来的。
唯一的缺憾是,他家没有男人。花木兰的父亲老迈,弟弟又太小。然而,鲜卑人可不管这套,正常来说只能他老爸去打仗了。但老年人这种身体不要说打仗,骑马在零下三十度的大漠上晃悠几天,说不定就病死了、累死了、冻死了。
无奈之下,花木兰不想看到老爸死,只能代父从军了。
战争年代,女人能够从军掌握自己命运,就算不错了。知道有多少妇女被敌人抓住后,遭受淫辱、世代做奴隶、被杀死甚至当做军粮吗?
谢请。花木兰参军自带装备,是因为她们家是国家的军户,自备兵器打仗是她们的义务。
所谓军户,就是专门的义务兵家庭。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役形式,即不是从全体百姓中征兵,而是专门有一批世袭从军的家庭。这些家庭通常不需要如同一般农民一样缴纳租税,经济上比一般的农民要好一些。但作为代价,则需要为国家征战。也是一种变相的“国家养兵千日(免税),用在一时”。这样,对国家而言,平时可以免除供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而当战事加剧时,又可以从军户中临时征集一支大军,这支军队的素质又比临时从普通农民中征集的乌合之众要高不少。这样,达到数量和质量、花费与效能之间的折中平衡。
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候的乐府,而从木兰辞中“朝别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别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以及“可汗大点兵”等,都可知花木兰属于鲜卑人统治的北朝,“花”很可能就是鲜卑人的姓氏,而鲜卑人在北朝军户中本身就占有极大比例。花木兰对付的敌人,则是一度威胁北魏的柔然部族。
花木兰为代表的鲜卑人军户,是北朝统治的基础力量,对外抗击北方的柔然和南方的宋齐,对内扑灭可能的反抗。虽然北魏统治者尽力在促进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但这些鲜卑人毕竟拥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他们本身又尚武,为了国家而自带兵器打仗,也就毫不奇怪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