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是这样的:
皋伯通家琐夕晖,八年寒食数归期。
江乡橘柚花如雪,不许离人戴一枝。
论及周文璞这厮,其祖上也落魄,农事耕桑。作为随着宋室南渡客的后代,也没有很大的作为。最牛逼的时候也就干个县长当当,后来官场复杂,算了不和那般孙子折腾,干脆就隐居于方皋,即便晚年穷困潦倒也在所不辞。
平常也没有什么朋友来往,仅和南宋著名词人姜夔交好,有事没事相聚喝一口。就这个闷葫芦,写起诗来,也有灵光乍现的时刻。还是拿作品说事,分析一下他写的这诗:
第一句:皋伯通家琐夕晖,八年寒食数归期。这句里面提到“皋伯通家”,很多人问了,这个典故啥意思啊,说的是古代东汉贤士梁鸿和妻子孟光曾流落到吴地,他们夫妻恩爱,成语“举案齐眉”就是说他们俩,他们一对乐于隐居乡里,在皋伯通家里打过短工。梁死后皋将他葬在要离墓旁边,至死没有归乡。
后一句:江乡橘柚花如雪,不许离人戴一枝。从字面来看,前半句就是景色的白描,说的是家乡的橘柚抽条开花,洁白无暇如雪如银;后半句是说那些离开故土的人啊,却没有机会采一朵来戴!
纵观全唐诗和宋诗,很少用橘柚开花来作为情感承载的,老周开了先河;另外他借用了贤德之人梁鸿志向,不看重名利,安于乡野,淳朴行事;老周晚年也是这么干的,尽管一身清贫,但内心干净,如那朵不起眼的橘柚花,细细碎碎的,但姿态孤傲,独立自我!
古代文人,大多固穷,但还是有些风骨的,不随流,安心做自己。人在他乡,心系故乡,其实在老周的心里,真正的故乡在精神之乡,这个淡定的、充实的、接近自然的心才是他热衷追求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句诗的出处。
绝句二首 其一
周文璞
皋伯通家琐夕晖,八年寒食数归期。
江乡橘柚花如雪,不许离人戴一枝。
然后了解一下诗人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分析诗词的话一定要结合前后文,不能单独的拿出一句出来赏析。我们先看前两句“皋伯通家琐夕晖,八年寒食数归期”这里皋伯通家用了典故,诗人以梁鸿自比。梁鸿和妻子流落吴地,寄居在皋伯通家里。梁鸿死后,皋伯通在吴要离(春秋时吴国勇士)冢边买了块地安葬梁鸿,说:“要离是位烈士,梁鸿为人清高,应该让他们互相亲近。”结合诗人的自身际遇在南宋时南渡而流落江南,当过县丞后隐居方皋,表达了诗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之情,而在看着夕阳下梁鸿的坟墓,想到梁鸿到死都没有回归家长,自己也何尝不是离家数载,不知道何时才是归期不觉悲从中来,思念故乡。
而“江乡橘柚花如雪,不许离人戴一枝”,这一句诗是虚写,是诗人自己想象这个时候的家乡开满了洁白的橘柚花,身在异地的自己却不能戴上一支。
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了家长的橘柚花上,表达了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