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自洽【self-consistent】,字译自我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整合内心的冲突和混乱,构建、形成自己稳固的人格。
内心自洽是人生观的执行力
内心自洽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把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比作人一生的战略,那么内心知洽就是执行力。
有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具有明确的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对事物有着明确和一致的看法。
同时,他们对自己有较为稳定的评价,不会随着外界的波动而轻易改变,也很少出现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混乱。这些人能够按照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去“执行”生活,直到感受到“自我圆满”。
而有些人到而立之年还在纠结于内心的冲突,而有些人却早已在稳定的人格基础上开始追求爱情、事业——这些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人格发展与内心自洽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一个人格发展的过程:
1-2岁,父母就像我们的镜子,从他们的眼中、怀抱中、爱或不爱中,我们有了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我们对着父母哭、要吃饭、要父母抱……这些都是在寻求验证,验证自己是否是好的还是坏的,从而建立自我肯定的基础。
3岁到6岁,父母成为我们的家庭教师,教会我们判断所有人和事: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这些是父母给我们“启蒙教育”,从而逐渐形成了我们最初的价值观。
7岁以后,我们开始上学接受教育,老师成为第二个启蒙者,我们的每一个思想、行为都渴望获得老师的评价,好或者坏,其它同学是好还是坏,什么是重要不重要的。这时,我们进一步形成了对事物和自我的看法。
在1-7岁的获得反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最原始的价值观输入,形成了最原始的自我认知。
孩提时代过后,我们逐渐独立,父母和老师在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也越来越不满足于他们能够给我们的反馈,于是走上了独立探索的自我认知的少年之路。
从少年到青年,我们通过阅读、思考、行动,和在大千世界的种种经历,试图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谁,自己究竟是谁,最终要去哪里。
在这个时候,童年的原始认知可能会持续也可能会被颠覆,从而获得一生的自我认知和人格建立。
追溯我们成长的过程,我们所有的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为了能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
而存在从来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外界的反馈来构建。能否构建完整的、稳固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长过程中的反馈是否充分、及时、恰到好处。
如果一个人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对事物和自我的客观认识,那么即使他努力在建立主流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很难达成内心自洽。
如何进行内心自洽训练
内心不自洽有何体现?主要体现在长时间的内心冲突和混乱,它可能是你内心不认可的社会文化冲突或者价值观冲突造成的。
-
比如说:父母担心你独自在外游学有危险,于是会对你说:坏人很多,别人给你一个苹果都要先想想有没有毒?这句话可能会把你的三观震碎。
-
比如说,一直认为“唯有真心才能打动人”,于是倾其所有去追一个姑娘,结果还是最懂得“泡妞”的富二代抱得美人归。
-
比如说,自己内心不直秉持不能欺骗别人,但在职场上,不玩政治,就很难生存,必须说假话,办假事,但又真的不想改变自己的本质。
出现这样矛盾的时候,有些脆弱的人,就没有走过去,改变了自己的本质和人格,开始附和自己原本价值观里不认同的东西。
有的人,始终活在阴影里,变成了玻璃心,或对社会、对世界有排斥心理的人。
还有的人,吃一堑长一智,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反复分析、提炼、总结,借助书籍或借高人指点,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套完备、自洽的思维体系。他们为人处世均有自己的一套思考和行为准则,人格较为完善。
他们是这个社会里,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人。也是在生活中真正能让自己愉悦的人。
内心自洽,能够帮助一个人真正成为强者。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1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