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浮是为了垂钓不在水底之鱼而采取的一种浮钓垂钓方法,该方法通过修剪铅皮下拉浮漂促使钩饵悬浮水中而得以实现;钓行程是为了搜索鱼层、加大中鱼率而实施的一种垂钓方法,该方法通过上移铅皮座从而达到变相增加子线长度、抛竿后改变鱼饵下落时间、下落动态从而引起鱼的注意并促使鱼积极吸饵而得以实现。
我认为,钓行程可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方法是变相增加子线长度(即将铅皮座上移,变相将部分主线视为子线),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整体更长的浮漂(如50厘米以上的浮漂),同时认为,黑坑钓浮与钓行程相比野钓来说要简单,受影响的因素要少,而且黑坑钓浮与钓行程的区别很多大师也都分析示范过,本人在此不再述说黑坑钓浮和钓行程的区别,仅就野钓时钓浮与钓行程的区别进行阐述,供沟通交流,也希望本阐述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一、适合作钓的水层不同
通俗的说,除了垂钓底部以外的水层都叫钓浮。钓浮是一种悬垂钓法,它适用于钓离底、中下层、中层、中上层,这种钓法简单易懂,垂钓效果好,是众多钓友喜欢使用的垂钓方法之一。
钓行程则是全水域搜索、垂钓,钓行程适用于钓底、离底、中下层、中层,但不适合钓中上层(因钓行程子线长、浮漂长,钓中上层是看不出漂相的,甚至子线长度+浮漂长度已超过中上层水深,无法作钓),这种钓法也是简单易学的,多数钓友会用上。
二、适合作钓的水深不同
钓浮方式深水浅水均可实现。
钓行程则要求钓点水域有一定的水深度,水深底限必须是超过”变相增加子线后的子线长度+浮漂长度”,水深最好超过1.5米。
三、作钓的目的不同
钓浮的目的是作钓特定水层之鱼,垂钓目标鱼明确,钓浮是一种守钓行为。
钓行程的目的是搜索发现鱼层并刺激鱼儿索食,垂钓目标鱼存在不确定性,钓行程是一种主动找鱼的行为。
四、适用的浮漂不同
浮钓的适用漂型较多,如浮钓中上层小鱼(兰刀、马口、小翘嘴等小型鱼)适用短漂(如短身枣核型浮漂,整体漂长30厘米以下),浮钓中下层大个体鱼(鲢鳙、草鱼)适用中长漂(如大肚漂、长身流线型漂,整体漂长30至50厘米),浮钓离底鱼适用长身流线型漂(整体漂长40至60厘米)。
钓行程的适用浮漂单一,比较适用的浮漂为长身流线型浮漂(整体漂长40至60厘米)。
五、漂相不同
钓浮相当于悬垂钓,漂相清晰明了。
钓行程漂相混乱,有轻点、停顿、上浮、加速、斜向、不规则运动等,漂相判断比钓浮困难许多。
六、钩饵下降时间、速度不同
钓浮钩饵下降匀速,时间短,钩饵能很快降落到位。
钓行程钩饵摆动幅度大,加上浮漂整体较长,故钩饵下降速度慢,钩饵到位时间长。
七、受中上层小鱼影响程度不同
钓浮时钩饵下降速度相对较快,饵料被中上层水域小鱼拦截机率相对钓行程小。
钓行程时钩饵摆动幅度大,下降速度相对较慢,饵料被中上层水域小鱼拦截机率较大。
八、开饵状态不同
钓浮开饵雾化时间可以比钓行程开饵雾化时间快一些,以保证钩饵到底时鱼钩上还附有饵料为宜(野钓不同黑坑,野钓杂鱼多,水广鱼稀,主要靠诱鱼、守钓,故野钓开饵雾化时间均应比黑坑的雾化时间长一些)。
钓行程开饵雾化时间应比钓浮开饵雾化时间要相对要慢一些,也要保证钩饵到底时还有饵料附在钩上。
九、适合垂钓鱼种不同
钓浮几乎适合垂钓所有底部以外的鱼种。
钓行程不太适宜垂钓中上层的鱼种(如兰刀、马口、鲢鳙)。
以上是本人对钓浮和钓行程之间的区别看法,实际作钓过程中,为提高垂钓效果,钓浮和钓行程是可以结合使用的。
我是野钓爱好者火山三文鱼,原创真的不容易,若你觉得我的文章还算精彩,写得到位,就请将你的关注、评论、点赞送给我吧,我会十分开心的哦,你的肯定将是我的创作动力,推动我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按惯例,火山三文鱼在此顺祝各位钓友开心出钓,满意而归,大鲫大鲤!
钓鱼新手会遇到很多概念,钓行程就是其中一个,如果不加以解释,理解起来总是会有偏差的。
其实“钓行程”是相对于“钓底”、“钓定层”、“钓翻身”而言的,它属于“钓浮”但又不完全是“钓浮”的一种钓技。本期《渔课堂》就来谈谈钓行程的技巧。
钓行程钓的是水面到水底之间的水层,钓鱼新手总是把“钓行程”和“钓浮”搞混,“钓浮”是先确定鱼的泳层,然后再相对定层施钓的,而“钓行程”则是从浮漂入水翻身站立开始,到浮漂下降到设定的钓目为止的全过程。这样解释估计大家对钓行程就完全了解了吧。
当鱼在不适应水情、产卵期、缺氧或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离底表现,这时鱼的吃饵呈现立体状态时,也就是上、中、下水体都有鱼口,这种情况钓底和钓浮都难以有满意的鱼获,我们就要考虑钓行程了。
要想钓好行程,我们要知道饵料的下落过程。从饵入水到落底,饵料会有三次下摆的动作,一是入水后带动上方钓组下落到浮漂翻身。二是铅坠下沉带动子线和饵料下摆。三是铅坠到位后与浮漂平衡,子线则会继续向下带饵料下摆。钓行程要的就是在这些个行程中产生吃口。
钓行程技巧有以下总结。
1.用拉饵不用搓饵。这是为减轻饵的比重,以让饵能在水中的运行时间增长。
2.多用短竿不用长竿。长竿有长竿的优势,但钓行程却不适合,它不利捕捉浮漂信号,钓行程遇到大鱼的机会不多,故短竿更合适。
3.抛竿要近不能远。钓行程本来浮漂信息就乱,抛近更能看清浮漂,且能把鱼窝做近更能控制。
4.能钓控层就不钓乱层。钓行程时一旦中上层吃口减少,底层的鱼口感觉增多时,要赶紧换钓法,把钓行程换为更易掌握的钓底。
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到各位钓友,如您有不同意见或有更好技巧,请尽情吐槽。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20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