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理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2)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主观形式表达出来。真理的主观形式是一切认识所固有的。
(3)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承认和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它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4)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的客观内容就是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而特定条件下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实际状况也是特定的唯一。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即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才是真理。尽管由于认识主体在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这并表明多样的观点都是真理。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真理的一元性是针对真理的客观内容而言的,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5)客观性表明,要想发现真理、拥有真理、发展真理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只有采取踏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真理,按真理办事。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是一个过程。就真理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来说,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 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
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
第二,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 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辩证统一)
一是,二者相互依存。即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是相对的和有局限的,但是,在这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二是,二者相互包含。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任何真理所包含的客观内容都只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把握所得到的,都只是对客观世界及其事物的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正确反应。真理的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任何真理都与谬误有本质区别,标志着人们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层次上达到了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包含着确定的客观内容。
三是,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源于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思维是无限的和绝对的。
每一个人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以 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其思维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人的认识能 力、思维能力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对立统一,作为人的正确认识成果的真理,也必然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
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又称独断论,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实际工作 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就是绝对主义的表现。
相对主义则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导致错误做法,即借口真理是发展的而否 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认为原来的真理已经不是真理了而将它丢弃或推翻。这就把真理的相对性歪曲成了主观随 意性,由此走向主观真理论,陷入了不可知论和诡辩论。
4.真理与谬误
真理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正确反映,是指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谬误的含义
谬误是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坚持和发展真理,就必须同谬误进行斗争。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矛盾,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在确定的条件下,一种认识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即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否认这一点,就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也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二者的对立就是相对的。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第一,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谬误。一方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面,真理又是全面的,把全面的真理性认识 组成的科学体系中的某个原理孤立地抽取出来,切断同其他原理的联系,也会使其丧失自己的真理性而变为谬误。
第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向真理转化。当人们把超出特定对象、条件、范围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使之重新与其所应用的对象、条件、范围、内在联系相符合时,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
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是十分重要的。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