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六体
- 制图六体的含义:制图六体是指古代人们用来绘制地图的一种制图理论。
- 制图六体的来历:是我国古代西晋时期由裴有制图六体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制图理论,最早是由西晋时期的裴秀经过总结前人的所有经验所得出的制图理论。他的贡献不亚于前人,因为他成功的把所有人的经验总结出一个可以统一利用的东西,对我国古地图绘制方面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制图六体的具体内容:
1.”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2.”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3.”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4.”高下”,即相对高程;
5.”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6.
“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可惜现在只能在《晋书·裴秀传》见到这篇文章的序言。而制图六体就是在序言篇里面。制图六体是裴秀提出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他是中国最早的提出绘制地图的理论。
制图六体原则:
一为”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为”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
三为”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
四为”高下”,即相对高程;
五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为”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我国晋代制图学家裴秀发明之制图法则,其内容为:「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险夷之异也。」其原文载于《禹贡地域图》、《艺文类聚》及《初学记》中。兹以现代测绘术语阐释如下:(1)分率-比例尺,用于测定制图区域面积之大小;(2)准望-方位,用于控制地区之间的正确方位、角度;(3)道里-距离,用于确定两点间距离之大小;(4)高下-地形之高低起伏;(5)方邪-地势的倾斜缓急;(6)迂直-山川道路的迂回曲折。前三者是制图的基本要素,后三者是用以校正因地面倾斜起伏及曲折所引起之道里偏差。故此六条法则,在运用时应因地制宜,互相参酌。制图六体为我国明代以前地图学之理论基础,历时一千二百余年,正确地阐释地图比例尺、方位、距离及其改正等问题,并说明六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我国和世界图学史上均有其重要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