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存在一点点争议。有人认为是郦道元,也有人认为是裴秀。
个人认为应该是郦道元,裴秀虽然生卒年月早于郦道元,但是他可以说是地图学家,但说地理学家还为时尚早。能称得上是地理学家的最早的还应该是郦道元。
郦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年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少时博览奇书,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郦道元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其曾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等职,还做过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务。执法严峻,后被北魏朝廷任命为为关右大使。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萧宝夤部将郭子恢在阴盘驿所杀。郦道元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前人著作达437种之多),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资料大多都已失传)。这又是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且《水经注》可称为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郦道元对于后世的主要影响是其著作的《水经注》而衍生出来的郦学。郦学是指学者对郦道元《水经注》不断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门学问。郦学中的考据一流即关注《水经注》文本本身的修补整理工作。由于《水经注》文字生动优美,长期来为士人所喜爱,因此晚期钟惺、谭元春评点《水经注》又发展处词章学派。郦学研究中最后形成的是地理学派,因为《水经注》记叙河流兼及自然地理。杨守敬、熊会贞,撰成《水经注疏》,并绘制《水经注图》,是一部经世致用之书,属于地理学派。地理学派的任务是如何发挥《水经注》的实际功效,使其更好发挥其价值。近代以来地理学派的代表杨守敬、熊会贞所作《水经注疏》是《水经注》研究的重大成果,使《水经注》的地理学价值得到更好的发扬,推动了郦学的发展。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魏晋时期名臣,著名地图学家。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世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司马昭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后迁散骑常侍,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又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开府,加给事中。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有文集三卷。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直到后来西方的地图投影方法在明末传入中国,中国的制图学才再一次革新。裴秀在任司空时,因为自己的职位是地官,又认为《禹贡》中的山川地名,沿用久远,后世多有改变,解说者或牵强附会,渐渐混淆不清。于是采集甄别旧文,有疑的地方缺而不论,古代有其名而当今不用的地方,也都作出注解,作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上奏武帝,被收藏于秘府。图上古今地名相互对照,它不仅是当时最完备、最精详的地图,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科学的绘制方法。裴秀在图的前面写了序言,详细谈到了他绘制地图所运用的方法。这是一篇很有科学价值的珍贵文献,它体现了裴秀在制图理论上的卓越见解。这篇序言后来被保存在《晋书·裴秀传》及《艺文类聚》、《初学记》等文献里。《禹贡地域图》流传的时间不长,《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记载。然而在隋代也许还有某些残篇留存,但即使这样,后来还是失传了。对于《禹贡地域图》的内容,今人研究意见尚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以历代区域沿革图为主的历史地图集,共18幅图;一种认为不是历代的,而仅是西晋当代的地图集,18幅为晋初16个州的行政区图,加上吴国、蜀汉地图各一幅。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裴秀不仅已经认识到地在地图上表现实际地形的时候有哪些相互影响的因素,而且知道用比例尺和方位去加以校正的方法,这在地图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成就。因此,可以把他称为中国科学地图学的创始人。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部分西方学者认为他完全可以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相提并论。据史书记载,裴秀还曾绘制一幅《地形方丈图》,一直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有相当大有影响。大概在他以前不久,有人绘制了一幅《天下大图》,规模非常宠大,据说“用缣八十匹”,但这幅《天下大图》有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裴秀于是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大约相当于一百八十万分之一)把它缩绘成《地形方丈图》,并且把名山、大川、城镇、乡村等各种地理要素清清楚楚地标示在图上,这样对于阅览也就更加方便。可见,裴秀已掌握了缩放技术。
综上所述,个人以为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家还应该是郦道元而非裴秀。
郦道元——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
一个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历时,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写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书——《水经注》,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这个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约466—527)。
郦道元出生在河北省涿县一个官宦世家,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
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缺乏准确记载;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决心亲自给《水经》作注。
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险峻,但他不畏艰难,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质等。
《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这部书文字优美生动,也可以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郦道元为官清廉,执法严明,因此遭到朝廷权贵的忌恨,他们怂恿朝廷派郦道元到发生叛乱的地方当关右大使.527年,郦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两个儿子一起,被叛将萧宝夤杀害。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