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来解答,我来谈谈,我是特别喜欢这句话,很有意境与哲理,它来自三个版本!
这句话之所以很有名,那是去年,刘若英开演唱会时,当唱到《后来》这首歌时,泣不成声:
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是你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后来
终于在眼泪中明白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这首歌触动了她的心弦,就像是写她自己的爱情童话与爱情历程。这首歌她唱了这么多年,打动无数人,更为关键的是打动了自己,因为每次唱都有不同的感受。
当我们听这首歌,开始只是觉得好听。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经历过人生各种历练、人世的浮沉、爱情的沧桑后,逐渐发现我们当年喜欢听的那首歌,写得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听到这首歌时,我们感同身受。“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这首歌,听不懂的人是幸运的,能听得懂的人是经历,我们就像刘若英那样“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我们这一生,有的是用人生来感悟歌曲,有的人则是用歌曲抒写人生。无论怎样,我们都是曲中人了,有梦可追,有人可爱,有泪可落!
这句话,目前来自三个版本:
版本一: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必再寻梦中人。
既然已成梦中人,何必再听曲中曲。
既知曲人存于梦,何故执于曲外人。
【赏析】这个版本,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执念。既然已是曲终人散了,就不要再寻梦中人、听曲中曲,执于曲外人了。
版本二: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里相思缠绵情。
缠绵缱绻心头炽,曲终人散早成空。
【赏析】这个版本,还是执念于过往,想重续旧梦,求而不得,难免惆怅。
版本三: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
曲终人散梦已醒,何必再寻梦中人。
但愿还能再入梦,梦中再会曲中人。
曲中思念今犹在,不见当年梦中人。
【赏析】这个版本,和第二个版本相近,更为直白些。
2017年,刘若英唱过《后来》之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同名文章,里面有这句话“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不知道她写下这句话是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只觉得怅惘和感伤,那爱而不得的往事,是一朵开而无果的花儿,永远镌刻在记忆里。
奶茶的故事,自有世人评说;可这句话里的意思,却各有理解。我的理解就是这世上没有感同身受,只有经历了,才是真正的理解。
当时刚好听到那首歌曲,很美,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一天突然明白了那里面的意思,才知道,自己已经是那歌曲里的主人公了。
因为你已经经历了差不多同样的事,所以才有了差不多同样的心情。
所以,有些人,有些事,看上去可能有些可笑,但是你一定不要看笑话。世事无常,也许,那就是后来的你。
而岁月如流,一切都回不去了。你只有听着那首歌,独自体会,个中滋味。
其实这段诗有多重深意,主要看品诗的人怎么理解了。这里几重深意我都说一下吧。
-
初识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初次听到一首曲子,不知道曲子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感情,①之后再听一次就明白了曲子里想表达的意境,因为这首曲子触发了你的某段经历,所以你很快的就融入了曲子,成为了②曲中人。
①之后:这里的之后不是说听完曲子又马上听了一遍,可以理解为听了这首曲子,隔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又听到了这首曲子。
②曲中人:曲里的人;歌曲里所形容的人;诗里想表达的是这首曲子中形容了某一段情感,而这种情感你能感同身受,犹如在描述你一般。
-
初识不知曲中意 再听已是曲中人
第二种深意其实是品诗的人换了个角度去看,这里我讲一小段故事可能比较好理解些。
一位逍遥公子出外游山玩水,路过一座荷花亭,亭里有一位姑娘正在弹琴,姑娘入神的弹奏着琴曲,公子停下步伐,静静的站在小河的边上细细的聆听着。不知道过了多久,姑娘弹到了结尾,她轻轻的垂下了头,落下了一滴眼泪,之后起身离开了荷花亭。公子体会到了曲子里的悲伤,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美妙的曲子为什么会有悲伤。
三年后,公子又来到了这座荷花亭,他又遇见了那位姑娘,姑娘依旧弹的是那首曲子,他也依旧如三年前一样停留在小河边上,不同的是,这次公子闭上了眼睛,静静的聆听着。曲子在安静的荷花亭里游荡着,似乎旁边的一切美景如量身打造的一般,映衬着这首曲子。这一次,公子融入了曲子之中,仿佛这首曲子就是描写公子一般,公子回忆起了往事,与这首曲子的意境非常相近。姑娘弹奏结束,公子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他听出了曲子里的悲伤,也懂得了这份悲伤,他也明白了眼前这位姑娘曾有一段刻骨铭心不可忘的悲伤爱情。
这段故事因为缩简了不少,所以看起来可能不太流顺,不过大家能理解其意就可以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