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百度也能查到,我只说最简单的一种,其他的说法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百度:两条淝河交会在一起,就称为合淝了,后面就变成合肥。有说法交汇点在逍遥津,就是那个张辽威震逍遥津的地方。
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故事,每个流传下来的故事必然有很多让人触动的东西,或喜或悲,或恨或爱。合肥也一样,从古至今,历史文化名人众多,青天大老爷包拯,至今还在说包河里的藕无丝,谐音无私,包河里的鱼铁青色,对应铁面。至于李府半条街的李鸿章,那个地位就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评价的,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话:舟大而水浅!还有刘铭传,以及其他淮军将领,都是英豪。各位有兴趣去旅游请一定要去多了解人文,这才是旅游的目的,拍照晒朋友圈那叫摄影师。这个做法对去任何一个地方都适用。
合肥以前的地位一直不咋的。毕竟以前大明朝扛把子的家乡是凤阳,大清朝原先是江南省,后面为了防止一方独大,才有安徽省江苏省的分家。而那时的省会在安庆,所以安庆在近代也是一个很好的城市。太平天国时期,安庆被太平军所占,为了方便全省的协调,才把安徽省政府搬到合肥。后面抗战时期,安徽省政府。也搬到过金寨,解放后正式把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至此霸都的政治地位正式确立。
现在的合肥无论在经济,文化,科教,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在安徽都是一家独大,人称霸都,最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产业升级速度快,大企业越来越多,本土企业发展也很好,去江淮,科大讯飞,美菱,徽商,百大等等。地铁全面开花,到处都在修路,开发区已经到了寿县边上,吞并巢湖,都是做大做强的兆头。
合肥的名人多,合肥名校也不错,中科大,合工大,安大都很好,军校有合肥炮院,电子工程学院,当然现在都改名字了,只是以前的名字都叫习惯了,所以亲切。
合肥的吃的东西有很多,合肥本土菜是徽菜的一个分支,也有很多代表菜,具体可以到饭馆咨询,合肥有四大名点,寸金,白切,烘糕,麻饼。说实话个人觉得这种糕点现在到处都有,不足为奇。
合肥人的性格偏北方,性格比较豪爽,但是也精明。合肥美女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大学多吧,以前号称四大科教基地。不过这个也不是瞎说的,光国家实验室就3个,其中一个已经建成,其他两个筹建,还有中科院的几个大科学装置,国内没几个城市可以匹敌。前段时间8个哈佛博士集体回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去的地方就是合肥的某个科研机构。最近几年国内量子技术大发展,中科大是最大功臣。可以说中科院的中科大是安徽集全省之力支持发展,自己的合工大安大反倒是这些年进步不大,国内排名都有退步。足见安徽人的心胸!
最后,一个安徽老乡的心声:希望合肥越来越好,希望安徽越来越好,希望父老乡亲的生活越来越好,一起加油努力!
我来给你介绍下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
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东连滁州市、马鞍山市,南接芜湖市、安庆市,西依六安市,北靠淮南市。合肥市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地名的由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南淝水与北淝水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其是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我认为更好听,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合肥现在也是计划单列市),但因为从解放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