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讲清两者之间的不同,我绕着圈子来讲,请大家不要嫌烦。
孟子(公元前372一前289)和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相差180年,比我们现在说到晚清还要久远。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继承者。但由于两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以造成了两人的思想有所不同。
周朝建立之初,周公旦主持制定了典章制度,行为规范,礼节仪式。到了孔子的春秋末期,一些王公贵族互相攻伐,开始不遵守周公制礼了,但还没到完全不守礼法的程度,比如著名的楚庄王攻打宋襄公,宋襄公以楚军还在渡河不让打,过了河,宋襄公又以楚军没整理好队伍不让打,等一切完备再开战,这不是迂腐,是遵守打仗的礼节。所以孔子的思想就是要让人重新回到遵守制度,遵守行为规范,遵守礼仪的轨道上。拿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他的思想比较“柔”。
而孟子所处在战国中期,那时己完全抛弃了周公制的礼,七雄在相互间的搏杀中无所不用,什么“远交近攻”,“合纵连横”,欺骗,探侦,暗杀,只要能取胜就行,所以孟子的思想主要警告当权者,要爱惜人民的生命,不可以胡作非为,同时也鼓励有志者,为扭转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奋发向上。对应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就比较“硬”。
那么我们看看两个都说了些什么?对应地来比较一下。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你自己都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求别人做。大家看看是不是有点“柔”?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释:警告当权者,人民才是最高贵的,其次是国家,你们这些当政的,贵族阶层只能排在最末。深意就是警告当政者,要善待人民,不可为一己私利大动干戈,使生灵涂炭,不然人民就可以把你推翻掉。是不是有点“硬”?
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人不可以无耻。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总的来说孔子多以个人修养方面提出劝告,孟子多从当政者入手提出警告。
虽然两者思想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讲仁、义、礼、智、信的,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学派。
本人水平有限,不知有否讲清楚了?或者理解的还不深刻?请您提出批评意见。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