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解答你的问题。
昨天刚刚进入了霜降节气,这题就来说说霜吧。霜降节气期间,我国自北向南,会有更多的地方迎来初霜,一般来说到了11月初的时候,霜线能推到山东半岛-郑州-西安-云南西北部一线了。
霜其实就是水汽的凝华现象啦,其实跟夏天秋天路边叶子上出现露水是差不多的道理,只不过露水是水汽的变成液体,而霜是水汽直接变成了固体。
出现霜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
空气中水汽足够多。
以及地面物体温度足够低。
足够的水汽提供了能够凝华成霜的原材料,而足够低的温度则是水汽能够凝华的保障。
一般来说,当相对比较暖的空气和比较冷的物体表面接触的时候,空气就会冷却,其中含有的水汽就会随之出现饱和,多余的水汽就会在物体表面出现凝结or凝华。当物体表面温度足够低,在0℃以下的时候,水汽就会直接凝华,形成霜了。
是不是so easy!
不过如果要出现霜,还需要一个条件,就是风要足够小。如果风速比较大,空气和冷冷的物体表面并没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来不及进行冷却饱和凝华的步骤。并且比较大的风速会让空气出现垂直交换,也是不利于温度的降低的,很难形成霜。不过如果有一点微风的时候,空气会比较缓慢的在物体表面流过,一直提供着水汽,反而对霜的形成有利。
所以一旦早上起来发现路边叶子上出了霜!那一定意味着昨天度过了一个清冷平静的夜晚,大气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下。
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助到你哦,觉得有用的话就点个赞吧~
霜是指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在温度低于 0 ℃的地面上或近地面物体上而形成的白色冰晶,非常松脆。可见,霜其实是水汽跳过了液态,直达固态的产物。
霜通常出现在无云、静风或微风的夜晚和清晨。当夜间地面温度低于 0 ℃,并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便可能出现霜:
首先得有适量的水汽。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水汽是成霜的“物质基础”。但是水汽过多过少都会对成霜有影响,最好是适量,恰到好处的那种。因为如果空气湿度过大,水汽凝华时放出的热量将使周围温度升高,从而影响水汽凝华;而如果水汽过少,大气中的水汽达不到饱和,当然也无法成霜。
其次天气得是晴朗。晴朗天气有利于地面或地面物体热量散发,也是成霜的重要天气条件。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再次要是无风或微风。无风或微风的天气,减少了空气的上下对流,有利于地面的充分冷却。风速过大时由于湍流太强,使贴地空气与上层较暖的空气发生强烈混合,导致贴地空气降温缓慢,不利于霜的生成。
需要提出的一点:霜和霜冻不一样!
霜冻与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霜冻是白天气温高于 0 ℃,夜间气温短时间降至 0 ℃以下的低温危害现象,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多出现在春秋转换季节。农业气象学中的霜冻是指土壤表面或者植物株冠附近的气温降至 0 ℃以下而造成作物受害的现象。出现霜冻时,往往伴有霜,也可不伴有霜,不伴有霜的霜冻被称为“黑霜”或“杀霜”。霜本身对农作物并无直接影响,但结霜时的低温却会引起农作物冻害。
霜的出现,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并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这种情况一般出现于有冷气团控制的时候,所以往往会维持几天好天气。
霜是怎么形成的原理
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霜形成的原因:物体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差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霜形成的原因:风的大小影响霜的形成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