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规定的标准。不仅每个人的对瑜伽的理解千差万别,还包括我们自身对瑜伽的理解会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发生改变。我来谈谈现阶段的我对瑜伽理解和看法。也欢迎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
瑜伽的定义与真谛
瑜伽乃梵文“YOGA”的音译。我们通常能查到该词意为“联结”或者“+”,而我更倾向于“融合”。比如我们理解的1+1=2,但是在瑜伽融合的理念中1+1=1。也就是个体(小我)和万物(道)的结合,如同中国所说的“天人合一”。这也是瑜伽意义中的“融合为一”。
瑜伽并不属于任何宗教,也不是宗教。它不像各宗教教派有着特定的创始人,比如佛教由释迦摩尼创立。而瑜伽更像是由普通古代劳动人民代代口口相传相传下来的古老智慧,它的各个体位法也是由古代的瑜伽行者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的活动并且模仿而来。再由后代的瑜伽上师通过文字的形式整理出一套身、心、灵的锻炼方法。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方式方法。比如健身者会把瑜伽中的体位法当做强身健体的方法,修行者会把瑜伽当做一种客观科学的修行方法。但是瑜伽的核心思想与各宗教的核心思想形成了统一与融合。
什么是瑜伽,什么是合一
大多数人会把一种摆到位的体式理解为瑜伽。觉得你的动作做的到位的好看就是瑜伽,而做的不好看的不安全就不是瑜伽。所以常常会用对与错的二元思维去给体式下评判(如下图所示)。
往往忽略了呼吸和觉知的真正意义。《胜王瑜伽经》2-48说道“要以精进不懈地以安稳放松的方式来锻炼、并入观于永恒无限之上”
既要做到精进不懈,又要做到安稳放松。就要保持头脑清醒的觉知。也就是说当你在练习体式时,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每个细微变化的过程。(比如四肢伸展,扭转,收缩等过程)叫做瑜伽,而不是把一个动作定下来之后的那个造型叫瑜伽。而当你开始感知身体变化过程时候,也叫做合一。此时此刻,你能清楚觉察到自己的身体是舒服还是难受,保持好这种觉知,你的体式练习也就来的更有安全保障。
所以,瑜伽的体式练习不仅仅是强身健体。也在培养我们的身心合一的觉知,如果把这种觉知度带入到生活当中。当你全神贯注得工作,学习,家务劳动等日常工作中,也可以称为瑜伽。就好比我当下正在身心合一,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问答的编写当中,在真正意义上来说。这也是瑜伽。
瑜伽智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何联系
老子《道德经》有“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瑜伽有“联结,融合为一”,二者皆强调了身心合一的重要性,让我们回归到生活当中来分析。
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我们是不是经常会发生丢东西的情况,一会儿找不到手机,一会儿找不到钥匙,到了机场或者车站发现身份证忘记带又或者电脑整理到一半的工作文档忘记保存?
这些状况我们常称为低级的错误。而这种低级错误往往会增加很多本没有必要的工作量。发生这种低级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失去了觉知,也就是身和心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我们再回想一下,一天24个小时当中,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处于身心对焦的状态?相信大多数人的心都很难得与身体统一。我们的心往往停留在了过去或者根本没有发生的未来当中。当心停在过去,我们会陷入思念,仇恨,懊悔等情绪中;当心跑到了未来,又会跳入焦虑,不安的圈套里。却很少有一刻专注着享受当下的工作和生活。
而瑜伽就是在培养我们这种身心对焦的能力和觉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吃饭的时候好好享受美食,睡觉的时候安注于当下。享受每时每刻的生活,活在当下。
瑜伽,人与自然
瑜伽修行者们会将瑜伽作为一种探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这点我们从很多瑜伽体式的命题中就能够感受出来。例如:下犬式,眼镜蛇式,树式,蝗虫式……
当我们在观察模仿大自然的一切式,便是从身体到心灵去寻找和动物植物感同身受的觉知。乃至于体悟和整个自然万物的关联。抛开外在的一切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在真正支撑着我的生命存在?
个人感悟
瑜伽的融合从呼吸到身体,从身体到思想,从思想到觉知,从觉知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生命乃至整个万物和自然。如果我们真正学会爱自己,爱生活,再发自内心的去热爱身边的万事万物。自然不会去任意地发起战争,也不会破坏环境与自然。
望世界和平,万物共存
每天让自己开开心心?
对事对人豁达开朗乐观积极向上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