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的源头,寿司拿货源头在什么地方

1.

小野二郎

前段时间,我把《寿司之神》的纪录片翻出来看,令我非常感慨的是能将一份小小的美食做到世界一流,让全世界的人都想去品尝,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还被授予“米其林三星级”的称号。这种美食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小野二郎做的寿司↓

寿司

2.

作为一个业余的美食制作达人,每每朋友推荐说做什么美食后,我就立刻动手尝试制作。看完《寿司之神》后,我对于寿司有了十足的好奇心,陆续的制作过几次,也未能达到寿司店那种口味。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制作的寿司,包的不严实,很松散,但是口味却实不错,将所有的材料融合在里面由米饭散发出来的香气,真的让人留念。

↓后来,又陆续的尝试几次,终于越做越上手了,不仅包的严实了,而且口感越来越好,才非常理解,为何有人专门会飞到日本去排队吃小野二郎做的寿司。

自制寿司

一杯果汁和一盘寿司就是一顿完美的早餐↓

自制早餐

3.

可能是做美食的关系,我会从美食背后去探索美食文化,就像研究做烘焙时我会先从烘焙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先了解,为的是让我更加对烘焙有新的认识。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也研究起寿司的起源和历史文化背景。最初在网络上找材料的时候,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循着资料,我在《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中找到了寿司的起源背景。才发现一个重大的秘密,原来,寿司的源头是在中国就有!

4.

寿司在日本的历史不过两百年左右,是在江户时代末期的19世纪才诞生。在这之前,寿司在日本并没不叫做“寿司”,它是经过不断的演变才形成今日的寿司形态。这段历史文化还比较长,让我帮你理顺这段历史:

根据权威字典中,寿司的正确写法应该是“鮨”,在日本现在的门店牌匾中通常也用这个字来代替“寿司”。而这个字的起源来自中国。寿司的最初样态是“驯鮨”,在江户时代中期以前,日本人吃的寿司,主要是“驯鮨”,而在驯鮨之前是“早驯”,早驯是指用眼和醋拌和的米饭加上略加腌制的鱼同食。换句话来说,早驯是驯鮨的前端,最初的早驯是寿司形态的前端。

而这种“驯寿司”、“驯鮨”最初的源头是在中国。中国在汉代已经出现“鮨”(也叫做“鲊”)的成熟做法。在《齐民要术》的记载中,详细的记录了鲊的做法,而这种做法和日本的“早驯”做法是相同的,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日本的鲊或者鮨的制作方法来自于中国,这个说法也被日本研究者证实,著名的日本饮食文化研究家筱田统在其《寿司考》等书中都证实了日本寿司是中国的稻作文化渊源相关。

从这点来看,寿司最早的形态“驯鮨”或者“早驯”的起源是来自于中国。当这种做法传到日本后,被日本当地人不断的改变,才形成今天的寿司。

从这些文献的记载来看,寿司的起源在中国似乎可以坐实了。由“驯鲊”、“驯鮨”的做法演变,形成“早驯”,在到各个时期的不同形态的“寿司”,再到如今看到的寿司形态,期间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5.

此外,《和食:日本文化的另一种形态》也介绍了其他日料的文化历史,例如我们常吃的乌冬面、荞麦面、天罗妇等美食,都在这本书中一一详细的介绍。作为了解日本美食文化来说,是一本分非常好的参考书。而本书作者徐静波是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关系、中日文化比较 ,曾在神户大学、京都大学等日本多所大学担任教授 。

这本书是作者八年前出版的旧版本上修订补充后形成的一部谈论日本饮食文化的书,如果想要了解日本饮食文化,这本书可以让你全面的了解。作者用了将近600页的篇幅,不仅参考各种各样的历史文献材料,而且走访日本实地考察,最终形成这本详细的日本饮食文化的书。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5202.html

(0)
上一篇 32分钟前
下一篇 13分钟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