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
根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的原理,
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
让人们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
这就是最初的3D眼镜。
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
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
1936年利用双镜头摄影机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体效果的影片,
但此技术具有不少限制。
之后从RealD三维等技术发展、
阿凡达等电影流行之后,
立体影片才进一步被广泛推广。
大多数人类都拥有两只眼睛和一套神奇的双眼视觉系统。
对于大约6到7米远的物体,
双眼视觉系统能让我们对物体距离做出准确判断。
如果我们的视野中有多个物体,
我们能够自动分辨出哪个离我们更远、
哪个离我们更近,
以及它们相距多远。
如果你闭上一只眼看东西,
虽然仍然能够感知距离,
但是精度会下降,
并且你必须依靠视觉暗示,
所以判断速度更慢。
我们的双眼视觉系统依赖于一个事实,
那就是我们的双眼之间有大约5cm的距离,
因此每只眼睛分别从稍微不同的视角看东西,
而你大脑中的双眼视觉系统则利用这种差别来计算距离。
你的大脑能够将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关联起来,
尽管他们有些许不同。
简而言之,视差就是立体的根本,
也就是说有视差才能表现出深度。
那么怎么表现视差呢?
我们先来补充一些理论知识——
互补色原理:
补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
红蓝3D眼镜即互补式(色差式)3D眼镜,
是一种新型的影视产品,
用于辅助3D红蓝立体电影的欣赏。
原理:
红蓝立体电影一般左眼红色镜片右眼蓝色,画面也是红蓝错位的。红色镜片只有红光能通过,蓝色镜片只有蓝光能通过。这样左眼的镜片会过滤掉画面的蓝内容,只看到红色部分,右眼过滤掉红色,只看到蓝色部分,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而产生立体感。
当左放映机的画面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拍摄时剔除掉的红色像素自动还原,从而产生真实色彩的画面,而当它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这就很容易被人脑忽略掉;
当右放映机拍摄到的画面通过蓝色镜片(右眼),拍摄时剔除掉的蓝色像素自动还原,产生另一角度的真实色彩画面,当它通过红色镜片(左眼)时大部分被过滤掉,只留下非常昏暗的画面,人眼传递给大脑后被自动过滤。
我们就可以看到逼真的立体电影了,宛如身临其境。
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哦==
我们自己买的3D眼镜效果未必很好,
关键是这个“红蓝”的颜色没有标准。
不同电影采用的红蓝颜色实际是有区别的,
甚至根本就不是红色和蓝色,
常见的还有黄色、绿色、青色、洋红色等,
在电影院时候眼镜是根据电影的颜色定做的,
所以感觉效果挺好,
而自己买的时候就没法完全匹配了,
颜色差一点红色过滤不完全,
或者蓝色过滤不完全就会有重影,
很难有完美的效果。
除了电影和眼镜颜色外,
显示设备的颜色也很重要,
如果显示器或者电视有偏色,
哪怕眼镜和电影完全匹配的还是会看到重影。
如果你手边正好有立体眼镜,
可以搜索一些红蓝照片感受一下哦。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