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请,从字面意义上讲,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但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通”显然不能这样简单解释,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试着做一下解释(非喜勿喷粉必回):
交通大学的“交通”一方面源自《易经》的“天地交而万物通”之“交通”,《易经》之“交通”包举宇内八方、古往今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国时期其主管部门是交通部,当时民国交通部的职能既包括公营事业、路政等”有形之交通“,亦包括通商、对外交流、邮政、电信、旅游之“无形交通”。这两种意向的“交通”都暗示着交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交通大学建校之初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商法政经“人才,与北洋大学堂之“专工”形成“互补之势”。交通大学在历经多年历史变迁后衍生出五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位于上海,包括原上海农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位于西安,包括原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位于成都,原唐山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位于北京,原交通大学北京学校,包括原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国立交通大学(位于台湾新竹,1949年迁到),这五所交大分布五地,各有千秋,桃李遍天下,在世界各地都有交大学子的身影,为我国培育了大量的工程、科学、管理、医学等方面的人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
要弄明白上海交通大学中“交通”二字的含意,就不得不考究一下交通大学的发展历史。
交通大学于1896年由上海主办洋务的盛宣怀创建,最初的名字叫南洋公学,后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1921年,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合并改组为交通大学。这就是最早交通大学名字的由来。
从隶属于交通部及其他几个学校的专业情况来看,原来之所以命名为交通大学是因为这些学校都和交通有关,主要是铁路交通和海路交通的造船专业,这也符合兴办洋务的初衷。民国末期还有航空专业,后来被合并到西北工大,也有部分老师被调往北京航空学院。
目前国内和交通大学有渊源关系的大学有五所,除上海交大外,其他四所分别是西安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和台湾的新竹交大。
而大陆的几所大学除西安交大与交通方面联系较少外,其他几所交大都还与交通联系密切,上海交大的造船,北京交大和西南交大的铁路交通都是这些学校的王牌专业。
所以,交通大学中“交通”二字狭义的概念还是我们日常所认识的交通的含义。
但事物都是在随时代变迁,“清华大学”最初不也是“大清国华人留美预备学校”吗?现在的清华还有这些含义吗?
交通大学在2016年建校120周年之际,又重新对交大的“交通”二字进行了新的解读“天地交而万物通”,这句话来自于传统经典《易经》的“泰”卦。
其实,关于“交通”的狭义概念最早也是来自于这里,这也是“交通”二字的本源。
随着时代发展,交通大学重新解读“交通”二字,即是一种超越,也是一种回归。超越侠义的“交通”,回归“交通”的本源。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回顾一下交通大学成立的历史就明白了。
我忘了是具体哪一年,当时的交通部把自己所属分布在上海,唐山和北京三个地方的四所学校合并在一起,形成了交通大学。说白了,就是建立了一所为当时交通部所管辖业务领域培养人才的高校,因此现在公认老交大来源于上海,唐山和北京三大源头,形成了现有的五所交通大学。
先说说交通大学是由当时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北京邮电学校四校合并而成。
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的前身是1896年成立的南洋公学,经过历史的发展,变成了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前身是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铁路官学堂,经过历史的演变,变成了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学。
而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的前身则是于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道传习所,经过历史的演变,变成了今天的北京交通大学。
现在公认的交大五校,除了前述这四所以外,还有一所是在1958年,由在台湾的交大校友重建,经历史演变后,现在的名字叫阳明交通大学。
除了这五所被公认的以外,还有两所确有老交大血脉,但不被公认的高校:
1.兰州交通大学
2.华东交通大学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