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下美国国会议员选举的情况。美国国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地方,根据立法的实际需要,以及不同时期的国会和机构改革法,逐步形成了两院(参议院和众议院)委员会制度。两院议员大部分由公民选举产生,有的由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或按特定身份充任。
参议院由每州出两名参议员组成,共100人。参议员任期六年,每逢双数年便举行选举,改选参议员的三分之一。众议院由各州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众议员。众议员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众议院选出自己的会议主持者众议院议长。
也就是说,每隔两年众议院中全部435个席位都要改选,参议院要改选其中的1/3。
那改选是如何进行的呢?
首先,我们看候选人的提名。候选人的产生有许多方式,包括:党组织推荐、政治权势人物点名、利益集团推举,过多数情况是毛遂自荐。如果候选人属于某一政党的候选人,则必须在某一党内的预选中击败党内其他对手,方赢得该党提名。
所以在你看到这些候选人的时候,很多已经经过了政党的一轮筛选。而一般来讲,政党不会轻易更换自己的议会席位人员,除非出现负面消息或候选人实力太强。
其次,我们看选民。18周岁的美国公民有选举权,除北达科他州外,其他州都规定,选民必须事先办理登记手续,方能参加投票。也就是说你要投票必须提前登记,而有很多人是连登记都懒得去的,所以议员的选举本身就不是太大的事儿,有很多人打酱油。
再次,我们看选区。从1842年起,国会通过一系列法律,并规定:众议员均从国会选区选出。但仍会存在“不公正地划分选区”的问题,各州议会的多数党继续利用其权力把国会选区划分得奇形怪状,使之有利于本党。很可能划定的选区内人口比较多,而支持该党派的人士也比较多,那党派通过的候选人获得席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有很多美国人在选举时是选党派而非选人)。
而影响选举结果最最关键的因素是下面两项。
一是候选人的知名度。现任议员和新出现的候选人在知名度上是差异很大的。现任议员在在任的两年内和选民的关系是比较近的,即使人们不信任国会,但人们对自己选区的议员都是知道的,对他的个人履历、政治取向都比较清楚,所谓的不信任很多都不是针对议员个人的。而新出现的候选人知名度就要差很多了,因为议员选举是很少会上电视去辩论或者拉选票的,单丛这一点上来讲新的候选人想要打败现任议员就很困难了。
二是议员的竞选经费。在美国,国会议员竞选经费的来源主要有:候选人本人及其家族;公民个人捐款;公司和特殊利益集团捐款;本党资助。现任议员早就已经有了自己成型的关系网或者说亲友团,而新的候选人要从零开始,让别人相信你,出钱支持你去竞选,难度可是很高的。
另外,选举也是一项技术活。现任议员造就经过了一次甚至多次的竞选,对一切驾轻就熟,而且几乎有一年多的时间去准备竞选工作(议员平时的工作量并不大),而新的候选人是个菜鸟,平时往往还有自己的其它工作,除非你有大牛在背后支持你,否则如何和现任议员抗衡呢?!
更具体复述其实是:为什么美国民众如此不相信国会,国会议员还仍可以连选连任?
首先,美国民众不相信包括美国国会在内的联邦政府已经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常态了,而且基本上是“旧常态”。按照皮尤研究机构的数据,1958年以来,美国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度持续走低,最高点大概是在1964年约翰逊时代的77%,之后持续下降,持续处于50%以下,只有在911事件前后才短暂地回升到53%,随着特朗普上台民众对联邦政府信任度更是跌落到历史最低的18%。对于美国国会而言,情况其实更加惨淡。按照盖洛普的民调显示,1970年代以来的数据显示,民众对国会的信任度持续低于50%,大概只有20%到30%左右,只有在1990年代后期有所上升,并在911事件期间由于同仇敌忾而飙升到84%。但其后随着政府关门、上限危机等,国会的信任度甚至进入了“个位数时代”:2014年前后只有9%,最新的民调数据即2017年11月初的13%。
作为所谓民众选举产生的代议制机构,美国国会的民众信任度竟然如此低,的确从一个层面说明了美国政治的问题,特别是美国政治层面与公众民意层面的交互困境。民众对于国会的不满大多来自对传统政治精英高高在上、与民意脱节、与金钱政治或特殊利益政治共舞、政党极化对抗而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及时回应民意有关。总之,在民众眼中,美国国会作为一个整体,是失能的,是没有充分发挥代议作用的。
不过,美国民众对美国国会的看法,从来都是具有两面性和矛盾性的。这种现象,被著名美国政治学家、国会研究界的巨擘理查德·芬诺(Richard Fenno)形容为“两个国会”,即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和作为众多两院议员个体集合的国会。前者作为一种机构、一种制度安排,一种政治存在,往往得到民众负面的评价;而后者作为一个个来自各自不同州、不同选区的议员,却往往不会被民众给出差评。后者的逻辑是,民众参与至少见证了选举自己所在选区国会议员的全过程,进而会形成自家议员毫无问题,是选区选民的“favorite son”,但自家议员毕竟身单力薄,根本无力扭转已经坏掉了的国会整体的负面趋势。这种矛盾性的悖论,也被称为“芬诺困境”或者“芬诺两难”(Fenno‘s Dillema)。基于这种现象及其提炼的规律,国会整体的信任度持续下降,但国会议员却仍旧保持了80%到90%的连任率,其中参议院甚至还略高于众议院。
讽刺的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困境或者两难的存在,选民的固化支持还源源不断地将那些共同制造了国会整体问题的单个议员送上、留在国会山,其结果是国会整体的问题无法得到彻底更新解决,民众也只能继续表达越陷越深的不信任。这也算是一个恶性循环。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