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交趾是“足相向”,也就是盘腿的意思。岱依族、侬族称越南的主体民族为“交(Keo)人”。
最早的“交趾”说的是南岭以南。秦末社会动荡,南海尉赵佗(河北正定人)在岭南割据一方,并建立了南越国。封建时代,南越被越南看做自己的政权,甚至在19世纪初阮福映向嘉庆皇帝求国号的时候,要的也是南越。但是矛盾的是,到了现代越南教科书中,雄王才是越南的始祖,而赵佗成了北方的阴险侵略者,也许是出于民族主义的考量,不过要是追溯历史根源的话,雄王 “其始祖出于(炎帝)神农氏之后”,同样也来自中原。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在其地区设置7郡,其中的交趾(今河内东北)、日南(今广治)、九真(今清化)三个郡就在越南境内,这代表着越南进入了“郡县时期”。在两汉之交,汉朝官吏在九真和交趾建立学校,汉字和儒家文化传入越南。经过数百年,尤其是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二征起义”之后,又推行了汉朝的法律制度,交趾的政治经济面貌更加与汉朝相似。在越南正史《大越史记全书》中,就承认“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中的“士王”便是三国时期的交州太守,其祖籍为山东士燮,在其治理下,交趾成为了战乱中不少中原士大夫的避难地,一直到近代,越南都是不少革命仁人志士躲避政治迫害的场所。
然而中原政权对交趾一带的治理并没有上心,中原王朝派遣到那里的官吏,多是戴罪之贬官,良莠不齐。到了唐代,交趾改置“安南都护府”,虽然仍是郡县,但“都护府”的名称已经暗示不同于内地。到了9世纪后期,南诏(在今云南)两次出兵侵占交州,而防御在此的驻军哗变引发庞勋起义,再加上当地对大唐的失望,最终引发脱离大唐帝国统治。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yhtg/9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