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龙,日本光荣无双割草系列游戏里的“顶梁柱”,银甲龙枪定江山,响当当的集容貌与武力于一身的男子,被刘皇叔青睐有加,大赞曰:“子龙浑身是胆也。”连曹操都眯着眼睛细瞅后让弓箭手退下,想要吃下这白衣将军。那么,如此神神道道的人物,如何成为后世称赞不已的名人物呢?
一、白马少年义字先
赵云少年时如何我们无从知晓,他的第一次出场,便是跟着公孙瓒,作为其麾下带领义从奔赴黄巾战场,因公孙瓒好骑白马,人送“白马将军”,所以这支义气当先的队伍就成了后世留名的“白马义从。”
当时正直乱世,袁绍又为名门之后,声望名气一时无二,冀州大部分的武人都奔着袁本初而去,本着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塌下来个高的顶,高手和滥竽充数的人都各怀心思的加入袁绍的队列,而常山赵子龙却选择了公孙瓒。
冀州,即现在的河北省,而赵子龙放当今便是河北人,所以去选择当时在幽州现如今北京的公孙瓒,是有舍近求远的感觉。而当公孙瓒询问其为何不攀附更有可能大富大贵的袁绍时,赵云则回答:“天下大乱,不知明主,民有倒悬之危,慕君仁义,故来之,非远绍而亲君也。”
就是说我赵云不是为了大富大贵来,也不是为了疏远袁绍才刻意来投奔你,而是听说你公孙瓒对民施行仁政,所以才来投奔你。
这话有一些琢磨的意味,一方面儒家思想是赵云的本心,为民求平安,另一方面也是说,比起袁绍,你的仁政比较合我的胃口,所以这里其实也为后来刘备和赵云的惺惺相惜做了铺垫,二人本质思想本就接近,所以后来一拍即合。
巧的是刘备此时正好也依附于公孙瓒,二人曾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对抗战中相熟,彼此结下深厚友谊。好景不长,赵云兄长的去世,让赵云不得不先请辞公孙瓒,后与刘备辞行。古代人的丧葬制度比较复杂,除却下葬时的礼仪,子孙后代亲戚朋友都各有规矩,而且古代不像现在交通这样发达,很多人柳下送别便再无交集。
所以赵云很清楚很有可能以后无法再见到像刘备这样与自己的心意契合的人,但终究是以德行操守为先,回到老家服丧七年。后在邺城与投奔了袁绍的刘备重逢,除却欣喜之余,赵云更是感恩于刘备的知遇之恩,从此与蜀国绑下渊源。
二、龙战于野其胆狂
赵云随着刘备四处奔波,在偷袭曹操无果后,驻扎屯兵于新野。这时的刘备不仅仅有了赵云这样的虎将,更是有了诸葛亮这样绝世的谋士,一把火烧新野,直烧的博望坡曹操心有余悸,小胜一笔。
在赵云的劝说下,刘备将夏侯兰收归己用,为博望坡之战画下句号。而随后曹操攻破荆州,而刘备不敌,在逃亡路上又收留数万流民与之同行,大大延缓了行军速度,在曹军几次的突袭后,刘备被迫丢下妻儿,又和赵云走散,心中笃定赵云不会背叛自己。
赵云此时追赶一波人马遇到了糜夫人和阿斗,在糜夫人跳井自尽后以护心镜保护幼儿,慌不择路深陷曹军敌营,在曹操示意下,弓箭手并未多次攒射,赵云在多次砍杀后夺取青釭剑,杀出一条血路,护送阿斗平安回来,被刘备封为牙门将军。
而这之后,孙尚香曾携阿斗出逃,在赵云和张飞的共通努力下成功在长江前截回阿斗,汉中争夺战中,更是和老将黄忠携手,将曹操的阴谋识破,精锐打杀,获封为“虎威将军”。
三、英雄迟暮魂归处
建兴元年,无人能阻拦刘备怒火的代价,便是这位豪杰病逝,刘禅即位。街亭一役,因马谡自视甚高,导致诸葛亮的计谋全盘皆输,而赵云的断后工作仍然让诸葛亮赞叹不已,所以赵云也被称作“常胜将军”。
人力终有尽时,在赵云心气高而力不逮的最后一场战役平手后,这位一身征战,作为五虎将最后一名的少年将军,寿终正寝。
犹记戏曲中,赵云曾被人唱曰“只剩那赵子龙他老迈年高”,便唏嘘不已,曾几何时,赵云甚至成了人们心中完美而独特的存在,在游戏中更是化身为龙贯穿敌阵的定心丸,终究是英雄迟暮令人长吁短叹,但一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仍是如雷贯耳,至今余音绕梁。
作者:子渊,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anqigaiguan.com/lsjm/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