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书·谢灵运传》曾经这么写过:“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其意所指的就是那些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子渊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称得上是慧业文人的人。尽管天赋异禀,文采斐然,但是他最终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01
提起海子,现在的很多年轻人都会感到陌生,而年纪稍大的人肯定会记得这个朦胧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曾经带给过世界美好诗歌的现代诗人。海子的一首诗很有名,或者说是其中的几句诗在大众的记忆里印象极为深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几乎每一个看到这句美好诗歌的人都会被其描绘的美好生活所感动,无论是否认识作者,都会感受到作者对其中生活的美好期盼。
▲海子旧照
02
可事实上写下这么美好的诗句的人,他的人生并不美好。作者海子在写下这首诗后,只过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山海关选择卧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年仅25岁。海子原名叫查海生,于196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海子的出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的父亲查正全更是连学都没上过。就是这么一个普通到极点的农村孩子,没有人会想到,他在将来会以“海子”为笔名,并且将这个名字作为最耀眼的星星之一留在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上。
▲北京大学校门近照
1979年,年仅15岁的查海生参加了高考,并且以安庆地区文科第一的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从那时起,查海生身上就被贴上了神童和天才的标签。在多年以后,回想起坐火车前往北京大学的时光,在北大校园里的时光,海子是这么说的:“那时的夜晚,几乎像白天。”作为当时北大校园里最小的学生,年仅15岁的海子受到了每个人的尊重。当时,北大校园里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今天》杂志风行一时,几乎每个宿舍都有人订购,海子的宿舍也有,他自然也看到了。
▲海子旧照
北岛、顾城等人的诗歌当时正是风靡北大校园的时候,查海生对此感到羡慕,于是他开始努力读书,积攒自己的文学知识,为后来投身诗歌大放异彩的时光打下坚实基础。1983年7月,海子从北京大学毕业,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里,海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北大中文系,与自己同级的同学骆一禾,之后又和北大英语系81级的同学刘军相结识。至此,“北大三剑客”集结完毕。刘军取笔名西川,骆一禾用原名,查海生取笔名海子,三人开始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毕业以后,海子进入了中国政法大学工作。
▲海子故居
在工作期间海子有过两段公开的恋情,可是最后都无疾而终,这一度让他颇受打击。1987年,海子特地把母亲曹采菊从老家接到北京居住。母亲来到北京后,海子希望能够让母亲开心,于是他从朋友那借了一些钱。可是作为母亲,曹采菊明白自己的儿子不善于交际,海子人际关系的薄弱一向是最令曹采菊担心的一件事。实际上,海子也确实因为人际关系使得事业不顺利。在政法大学工作期间,海子一向独来独往,从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没有人际扩展的情况下,海子的职位一直在 “助教”这个位置上,没有发生过变动。
▲海子旧照
海子于1989年3月26日时在上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后来人们在自杀的海子口袋里发现他留给亲属的一封遗书,上面写着一些类似胡言乱语的话,“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关于海子自杀的原因,他的挚友西川认为性格原因是导致海子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海子的性格单纯,偏于固执,不善交际,有时常常沉湎于痛苦和忧伤的情绪之中无法脱离。
结语
西川认为性格原因海子择选择自杀的最大原因。而后紧接着好友死亡的骆一禾,他对海子的具体评价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海子一生的最后时光可谓是艰难坎坷,唐代王勃在《滕王阁饯别序》曾写到:“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或许正是天妒英才,才会让海子最后选择结束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短暂的一生。
参考资料:
《春天,十个海子》《现代诗人海子》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anqigaiguan.com/lsjm/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