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挺马克沁机枪,连连喷出火舌,参战第一天,英法联军就死伤6万多人。”一战索姆河战役,德军凭借先进的马克沁机枪,大获全胜。
马克沁机枪一战成名,其使用的无烟火药走进世人视野。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只产生少量烟雾,同等量爆炸威力是黑火药的3倍。当时,无烟火药的使用,让各种枪械火力大增。
无烟火药的发明,源于瑞士化学家舍恩拜的一次意外发现。
1845年一天,舍恩拜在做实验时,不小心碰倒了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溶液溅到桌子上,他顺手拿起一条棉布围裙擦拭,随即又用火将围裙烤干。没想到,当围裙靠近火炉时,只听“噗”的一声,围裙像变戏法似的瞬间消失,没有产生一点烟。惊讶过后,他回想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成功发现了用于制造无烟火药的新化合物,并将这种化合物命名为“火棉”,后人称之为“硝化纤维”。
这条不起眼的棉布围裙开启了无烟火药的发展史。
硝化纤维的发现,引起了诸多科学家的注意,大家纷纷参与到无烟火药的研制中。由于硝化纤维不稳定(超过40℃时会分解自燃),多次引发爆炸事故,无烟火药的研制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直到1884年,法国科学家维埃里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加入适量安定剂,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当时,这种火药只含硝化纤维一种成分,也称“单基火药”。
试验证明,无烟火药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很多,可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且燃烧后没有残渣,只产生少量烟雾,是枪炮理想的发射药。
无烟火药诞生的消息,传遍欧洲军工圈,各国纷纷启动无烟火药枪弹及新型枪械的研发工作。
“自动机枪发明人”马克沁第一时间将无烟火药应用到马克沁机枪的性能改进中。他发现,无烟火药有效规避了黑火药枪弹膛压不足、导气不畅、发射残渣多、后座装置和导气式自动机不适配等问题。在无烟火药的“助攻”下,马克沁机枪成为当时轻武器界的巅峰之作。
二战时,大多数黑火药枪弹被无烟火药枪弹取代。抗战初期,我八路军将士使用的地雷、手榴弹等大多数弹药主要采用传统的黑火药制造,虽然能杀伤敌人,但威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要。
为了生产无烟火药支援前线作战,晋察冀根据地老一辈军工人利用当地陶土缸代替制酸所需的铅板,创造出“缸塔法”硫酸生产的新工艺,开始了硫酸的工业化生产。在河北唐县建成的晋察冀军区化工厂,他们生产出制造子弹所需的发射药,为八路军前线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anqigaiguan.com/lsjm/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