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和伊朗是否开战,关键在于美国。美国要让他们开战,他们就开战。美国不让他们开战,他们双方想打,也打不起来。
从历史看沙特和伊朗的关系
沙特和伊朗他们原来都共同遵默罕默德为主,默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阿拉伯帝国,但是由于没有留下后代,在继承人问题上,导致了帝国分裂,也导致了宗教分裂。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伊斯兰内部两大派别争斗的主角并非沙特和伊朗,而是哈希姆家族与倭马亚家族。
哈希姆家族也就是默罕默德所有在家族,他们被视为圣裔。
倭马亚家族对默罕默德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坚决反对与镇压伊斯兰教,同时又是默罕默德最早的追谁者与最亲密的战友。
这两个角色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当时的倭马亚家族首领是坚决反对伊斯兰教,而这个家族中的奥斯曼. 本阿凡则追随默罕默德。
也因为这两个家族对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与阿拉伯帝国有些特殊的关系,所以都有资格成为默罕默德的继承者,因此两个家族进行了权力争斗。
哈希姆家族一方领导的势力叫什叶派,由于哈希姆由于依靠的是与默罕默德的血缘关系获得继承资格,所以他们也了可以成为血统派。
倭马亚家族一方叫逊尼派,他们拥有默罕默德继承资格的最大依仗是作业默罕默德最早的追随者,继承了伊斯兰教的教义。简单的理解就是倭马亚家族的人最早追随默罕默德,自然成为默罕默德的大弟子,所以他们有资格继承师傅的衣钵,由此也可以称他们为教义派。
在两个家族争斗中,哈希姆家族不敌,倭马亚家族。哈希姆家族一直被倭马亚家族不断的驱赶,为了不被赶尽杀绝他们不得不由什叶派转变成逊尼派,也就是放弃血统继承。虽然他们家族放弃了,但是当初支持他们的势力并未放弃,而作为什叶派力量中的一部分,伊朗靠自己的实力获得了什叶派的领导权。
如今的哈希姆家族就是现在的约旦王室。
至于倭马亚家族后来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只不过也被推翻了,阿拉伯帝国内乱不断,到最后是沙特家族捡了便宜。沙特第一任国家当时和瓦哈比派(极端保守的伊斯兰派别)合作,建立宗教军队,打下了沙特王朝。所以现在沙特成为了逊尼派老大。
用的常说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但是沙特同样也是,因为现在沙特国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瓦哈比派的教主。
总之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围绕着继承人问题上一直进行相互厮杀,基本上就没停过,相互之间积怨很深。
从现代看沙特和伊朗的关系
回顾历史,大体上是逊尼派处于强势,因为他们人多,一直压着什叶派打。
现在中东逊尼派是美国的盟友,但是一开始并非如此的,中东的人没一个喜欢西方殖民者,只不过后来因为萨达姆的威胁与伊朗的崛起,沙特等国才和美国关系亲密起来。
什叶派是伊朗教士推翻巴列维王朝后,建立目前的伊朗政权才有了一席之地。伊朗教士在推翻巴列维王朝得到过美国的帮助。
什叶派真正崛起是在美国推翻萨达姆后,没有萨达姆这头老虎,伊朗才代表什叶派势力正式抬头。
这一切还真得感谢美国,没有美国推翻萨达姆,那里今天什叶派的崛起。
在萨达姆没有被推翻之前,中东这个地方压根就没有什叶派说话的份量,都是逊尼派说得算,也就是说那时候逊尼派在中东是一家独大。
美国推翻萨达姆有可能是为了平衡中东势力,让什叶派崛起,抗衡逊尼派。但是由于什叶派崛起的太快,有压过逊尼派的势头,所以美国又要反过来打压伊朗。
沙特与伊朗关系受美国影响
从历史走势来看,不管是沙特还是伊朗,只不过是美国的玩物而已。美国就是要让他们相互制衡,从而更好的控制中东这个地方。
由此沙特和伊朗开不开战并非他们两家说的算,而是由美国说的算。
至于美国什么时候让沙特与伊朗开战,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一方弱,一方强的话,美国是不会让他们开战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削弱比较强势的一方,让他们双方实力持平。
第二个、给弱的一方输送力量,让他壮大起来平衡。
不过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不管是沙特还是伊朗,美国都不可能允许他们强大到脱离美国的控制,一旦他们强大到有脱离美国控制的风险,美国必然会促进他们双方相互开战。用战争的方法同时削弱他们的实力。
不要低估了美利坚的阴险,只有你不知道的,没有你想不到的。
!沙特只有实力购买武器装备,它就没有一支过硬为其赴汤蹈火的军队,这次的石油基础设施被炸,损失巨大,如果换上一位智勇双全有血性的军方负责人,他就不会平白无顾的先去怪罪别人,他就会火冒三丈的情况下把花巨款购买来的防御系统等等一系例的设备炸个希巴烂,花了大血本,却在无人机面前等于虚设。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保家卫国的战略上,对付各路英雄就显得那么的束手无策,武器装备也是一个道理,闲时买,急时用,在应该发挥效果的时刻根本上就毫无反应,变成了,花巨资,买玩具。
沙特与伊朗开战,有人想,但是,沙特不想,沙特有自知知明,要不是有人在背后怂恿,它早已经在也门撤军了,不用搞得现在的如此狼狈而焦头烂额,沙特有支持别人开战的资源,就是没有自己和伊朗开战的实力和胆量,这样就注定了沙伊两国不会开战。
以上是我个人的见解。
原创文章,作者: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ranqigaiguan.com/lsjm/2621.html